|
|
|
越南中部高等佛學院的教育方向——“關於二十一世紀的僧伽培養” |
|
|
|
作者 |
釋海印 (著)
|
出處題名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卷期 | v.2001年 n.10 |
出版日期 | 2001 |
頁次 | 21 - 23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協會=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
關鍵詞 | 僧伽=sangha; 無常=Anitya=Impermanent=Anityata=anicca; 無我=Anatman; 欲望=貪=Tanha=Tanhaa; 苦; 佛學院; 佛教教育=Buddhist Education; 中陰身=中有=intervalic Existence=Antara-Bhava=Bardo |
摘要 | 佛教歷史是一部佛教教育與傳播的歷史。世尊之所以被世人稱為世界上最人本的教育家,是因為他不但教導眾生怎樣生活得好,怎樣得到究竟的幸福,怎樣去覺悟,明明白白地認識到世間的實相是無常、苦、空和無我,而且還教導眾生如何去做一位解脫的聖人。在佛教看來,眾生之所以不能獲得美滿幸福與覺悟,是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太多的貪、淪、癡。所以世尊主要是教人怎麼去斷除煩惱,怎麼去得到人生真正的美滿幸福與徹底的解脫,這就是佛教教育的根本宗旨。
|
ISSN | 10042636 (P) |
DOI | 10.16805/j.cnki.11-1671/b.2001.10.006 |
點閱次數 | 274 |
建檔日期 | 2005.02.25
|
更新日期 | 2021.08.1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