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作者 |
項一峰 (著)=Xiang, Yi-feng (au.)
|
出處題名 |
敦煌學輯刊=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
卷期 | v.2002 n.1 |
出版日期 | 2002 |
頁次 | 82 - 88 |
出版者 |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敦煌學輯刊編輯部 |
出版者網址 |
http://dhxyjs.lzu.edu.cn/
|
出版地 | 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
關鍵詞 | 彌勒上生經; 彌勒下生經;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造像=To Make an Image; 淨土=Pure Land; 皈依=Take Refuge; 往生=Gone to the Next Life; 佛教; 佛陀=Gautama Buddha; 佛法=Buddhadharma; 佛; 文殊菩薩=文殊師利菩薩=Manjusri; 文殊; 中國佛教=Chinese Buddhism |
摘要 | 彌勒據《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等經中言:他是佛陀時代出生於印度天竺一個大婆羅門家庭,名阿逸多。他皈依釋迦佛為弟子,因他聰慧超群,悟達至深,成為眾大菩薩之首佛,稱為“阿逸大士”,與文殊菩薩並立,視為釋迦佛的左右臂。彌勒先於佛入滅,上生彌勒淨土---兜率天,享受種種樂事。“兜率天”意思是妙足天,是“侯補佛”的樂園,經過四千歲(相當於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以後,彌勒下生人間成佛,廣傳佛法。佛經中言:釋迦生母死後往生於此天,若皈依彌勒,並稱念其名號者,死後往生於此天。由於《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等經的傳譯弘傳,彌勒信仰在中國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代,因受曹魏末佛教徒只重視寺廟圖像的風氣沿續影響,彌勒造像在此時亦極其昌盛,彌勒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故彌勒造像中出現菩薩、佛不同形像的造像,且造像形式多樣化。這是中國佛教造像中特殊的造像題材。有關彌勒信仰及其造像藝術,曾有不少專家學者研論過,本人就現知有限的資料也談點淺見的看法,以乞求教指正。
|
ISSN | 10016252 (P); 10016252 (E) |
研究類別 | 其他宗教 |
研究時代 | 南北朝-北朝-北齊 |
研究地點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山東(不詳); 甘肅(不詳); 河北(不詳) |
點閱次數 | 483 |
建檔日期 | 2005.03.04
|
更新日期 | 2018.01.02 |
![](images/logo/bg-btn-edit.png)
![](images/banner/donatebanner2017.png)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