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李芝瑩 (著)=Lee, Chih-ying (au.)
|
出版日期 | 2010 |
頁次 | 266 |
出版者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ntcu.edu.tw/newweb/index.htm
|
出版地 | 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博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系所名稱 | 語文教育學系 |
指導教授 | 彭雅玲 |
畢業年度 | 98 |
關鍵詞 | 印順法師=Monk Yin-shun;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 佛教傳記=buddhist biography; 佛教傳播=buddhist communication; 動畫傳記=the animated biography |
摘要 | 由於印順法師為「比丘」身份,本研究認為其傳記的書寫屬於「僧傳」的內容,然其置身於當代的台灣,又大不同於西方的或是過去的中國、印度的佛教傳記書寫。因此,在第一章的研究動機、進路、對象及前人研究回顧後,本文在第二章先從宗教傳記的神聖性問題作一辨析,先釐清中、西方在宗教傳記上對於「神聖性」的探討,繼而分析及比較中國古典僧傳、西方聖徒傳與印度佛傳間在形式上或內容上的異同,在此大傳統之下,除了可見其個別的特色,更能對照出當代台灣僧傳書寫的特殊性。為呈現印順法師傳記書寫的風格及其生命教育的意涵,本文分別在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以自傳、他傳、動畫傳記為三大論述主軸,分別呈現其關於生命教育的實踐、論述及影響。第三章分析印順法師的自傳文本《平凡的一生(重訂本)》,自傳不僅是在回顧發生在作者身上的相關事件,最重要的是,它是關於作者如何看待其生命經歷及人生價值的觀點。其對事件或記憶的撿擇、淡忘、加深、醜化、美化等動作,皆反映出其經歷所有事件後所焠煉出關於人生的生命觀及價值觀,也以此為自己作出自身的歷史定位,並繼續其人生。所以,真正發生的「事實」不在於「過去做了什麼」,而在於「當我敘說過去時的現在又是什麼」,而「讀者閱讀時的現在又是什麼」。正因為事實發生在書寫、敘說與閱讀的當時,生命交融的視域於焉產生。而從印順法師自傳的分析中,其時間歷程及空間移動的書寫作為其自身對於一生生命歷程的展現,而其依佛法為核心的生命實踐,則與印順法師作為僧者的身份有著密切關係。我們可知作為一為僧侶,其生命觀與價值觀乃是依於佛法,從中建構出其對自身生命意義的看法,和對自他關係的行動。特別是本書的論述有其規則,在每一篇章的起段與末段是論述的主軸且往往首尾呼應,論述的內容又往往是以「佛教因緣觀」作為對「事件」和「經歷」的評述。而縱觀全書的起篇與末篇,作為其對於自己一生的評述,亦是立基於「因緣觀」。也由此突顯出印順法師作為僧者身份,在其建構其自身生命歷程的重要實踐依據即是「佛法」。第四章探究印順法師他傳及其生命教育的論述。僧人與佛、法被視為三寶,自古至今即透過僧傳的書寫,藉以建構佛教的典範人格,並以此達到宣教輔教的目的。在當代僧人的他傳創作上,如何藉由語言及敘事策略,達到對佛教理想人格的塑造,並進一步探究以佛教理想人格為生命目標之下,其生命教育的歷程及次第,由此開展對佛教生命教育的論述。因為宗教傳記的核心在「神聖性」,則關於具有神聖性的佛教「聖者」內涵為何?由此釐清才知所謂「凡聖之別」在那?又如何才能「由凡入聖」?以佛教的僧人傳記來看,既然是其關於自身實踐佛教教義而證入「聖道」的過程,則此一實踐過程即是其作為「僧者」的生命歷程,而探究此一「由凡入聖」的生命歷程,不僅是佛教教義的根本,也是建構當代生命教育的佛教論述之重要根據。因此,本章首要釐清佛教聖者概念,接著從修辭運用及敘事策略分論他傳塑造典範的特色,除檢視關於僧傳中對於神聖性的書寫與敘說方式,並由此建構以佛教聖者為典範的生命教育論述內涵。第五章則藉由印順法師動畫傳記文本,探討如何透過當代傳播科技及媒介對佛教生命教育產生影響。由於影音傳播工具的進步,藉之呈現形塑佛教法身長存的意象,及讚揚佛教人物及教理的殊勝內涵。且因介面的易於接受和平實的美學風格,導正社會視聽並提升佛教接受度,得以對生命教育的普及化和大眾化產生重大影響,在這影響之下,佛教人物的典範精神得以永恆,並能達到宣揚教義以正社會風俗的目的。第六章是結論,除了提出印順法師傳記書寫的特色外,並針對本研究在僧傳書寫、印順法師、生命教育及佛教傳播議題上的研究成果作歸納。也進一步提出本研究有關的限制問題,以期未來研究時得以改善。
|
目次 |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印順法師研究之文獻探討................4 第三節、研究對象與進路.......................11 一、研究對象..............................11 二、研究進路..............................12 (一)、近十年僧傳研究取向分析............13 1、當代敘事分析方法的運用................14 2、重視性別研究..........................18 3、語言與權力建構........................22 4、生命史與生命敘說......................24 (二)本論文採取的詮釋進路──迦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26 第四節、論文架構....................................28 第二章、僧傳書寫分析..................................31 第一節、關於宗教傳記的「神聖」概念....................31 第二節、中國僧傳書寫與西方聖徒傳之比較................34 第三節、中國僧傳書寫與印度佛傳之比較..................37 第四節、當代台灣僧傳的呈現..........................40 一、出版類型....................................40 二、書寫情形....................................43 (一)撰者....................................43 (二)傳主....................................45 (三)傳文....................................45 三、出版目錄....................................46 第三章、「僧人」與「佛法」:印順法師自傳析論及其生命教育之實踐.....51 第一節、交叉互見的時間序列...................................52 一、交叉敘述的時間歷程....................................54 二、以事件為主的時間陳述..................................56 三、書寫序列與時間歷程的交互相映...........................57 第二節、內/外交互的空間移動................................61 一、離家/出家──身份的移動................................61 二、遊歷/流離──境遇的改變................................63 三、內修/外弘──生活的變遷................................65 第三節、印順法師依佛法為核心的生命內涵.......................67 一、隨順因緣............................................67 (一)因緣不可思議.......................................67 (二)業緣決定了一切.....................................69 (三)夙昔因緣..........................................72 二、續佛慧命............................................73 (一)大乘三系思想的提出.................................74 (二)從印度佛教史地考證評判與抉擇佛教法義.................75 (三)以龍樹初期大乘之行解倡導人間佛教與青年佛教............75 (四)重視阿含的研究,主張《雜阿含經》為勝義悉檀............76 三、弘法利生...........................................76 第四節、印順法師自傳及其生命教育之實踐......................78 一、依「成佛之道」作為人生觀之深化........................80 二、依「人間」殊勝義作為價值觀之內化......................84 三、依「人菩薩行」作為知情意之整合........................87 第五節、小結.............................................90 第四章、「乘者」與「典範」:印順法師他傳析論及其生命教育之論述...........93 第一節、佛教的典範建構.....................................93 一、「由凡入聖」之意.......................................93 二、「由凡入聖」的實證內涵..................................94 三、聖者之行果-苦滅道跡....................................96 四、從「聖弟子」到「乘者」的典範轉移.........................99 第二節、印順法師他傳中典範建構之修辭運用....................102 一、補述參照以立內容之真實..................................104 (一)強調作者與傳主關係確立可信度...........................104 (二)藉參照深化傳主事行的真實度.............................107 二、引用評贊以顯傳主之價.................................110 (一)藉引用強調傳主影響...............................110 (二)藉評贊突顯人物特色.................................113 1、思想上的評贊........................................113 2、人格上的評贊......................................114 三、文學修辭以增閱讀之興味.................................115 (一)用典以增加對佛教文化的認識............................116 (二)映襯以增強對傳主品格的讚揚............................118 (三)摹寫譬喻以加深讀者的印象..............................119 第三節、印順法師他傳中典範書寫之敘事策略...................121 一、依勝義諦塑典範....................................122 (一)事和.............................................123 (二)理和...........................................124 二、依影響力塑典範....................................127 三、依神聖義塑典範....................................130 第四節、印順法師他傳及其生命教育之論述......................133 一、高舉「佛陀」典範成就人生目標...........................133 二、強調「無我」智慧面對生死問題........................138 三、重視「戒律」行為對應人我關係........................142 四、提倡「禪定」訓練轉化生命氣質........................145 第五節、小結........................................ |
點閱次數 | 697 |
建檔日期 | 2010.08.13 |
更新日期 | 2015.08.1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