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論吉藏對《大般涅槃經》真常思想之詮釋=Ji-tsang's (549-623) Interpretation on "True Permanence" in the Mahaparinirvana-sutra
作者 陳虹蓁 (撰)=Chen, Hong-zhen (compose)
出版日期2010
頁次147
出版者華梵大學哲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ph.hfu.edu.tw/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郭朝順
畢業年度98
關鍵詞吉藏=Ji-tsang; 涅槃經=Nirvana-sutra; 真常=true permanence; 佛性=Buddha-nature; 空性=emptiness; 無所得=non-obtainment; 方便說=path of convenience; 中道=middle-way
摘要《大般涅槃經》(簡稱《涅槃經》)所指的真常思想,即是能夠用常樂我淨之詞加以形容之概念,諸如如來常住的「佛身」、「佛土觀」,不畢竟入於涅槃的「涅槃觀」,以及眾生悉有佛性的「佛性觀」。此等思想就某意義而言,不同於吉藏所承襲的般若、中觀一系之性空學說。然而《涅槃經》在吉藏當時所處的佛學界極為盛行,甚至形成一群專門討論此經義理的涅槃師。基於環境因素,使得吉藏對《涅槃經》具有相當程度的理解。這些理解是否會因其所繼承的三論學統,而有不同的詮釋?又或者說,吉藏如何以其本宗立場去看待《涅槃經》的真常思想?此即筆者所欲探究之問題。本文首先針對《涅槃經》的真常思想作說明,繼而論述吉藏學說的核心思想與理論架構,最後申明其對《涅槃經》真常思想所抱持的態度為何。

Mahaparinirvana-sutra (abbreviated as Nirvana-sutra) refers to the true permanence thought, meaning the thoughts that one can exploit terms as perpetual constancy, tranquility, self-dominance, and purity for description, such as often used “Buddha-body” and “Buddha-earth,” and “Nirvana View” that enters Nirvana, and “Buddha-nature View” with Buddha-nature found on the multitude. Of those thoughts,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what was inherited by Ji-tsang with regard to the series of Buddhist scholarship on Parajna and Madhyamika. However, Nirvana-sutra was most prevalent and popular in the Buddhist world where Ji-tsang was, and even a group of nirvana masters were formed who specializes in the discussion of such argumentation. Based on the contextual factor, it had rendered Ji-tsang to acquire certain level of understanding for Nirvana-sutra. Nonetheless, would such understanding have affected the integrated sect of Sanlun he inherited and turn out with diverse interpretation? Or, how would Ji-tsang first base on its fundamentals to view about the thought of real-constancy of Nirvana-sutra? And it is exactly the problem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investigate. This article would focus on the true permanence thought in Nirvana-sutra for elaboration, and then discourse and expound the core idea and theoretical structure regarding the teaching of Ji-tsang. In conclusion, it would clarify the attitude it holds for true permanence thought in Nirvana-sutra.
目次第一章 序論 1-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進路 1
第三節 文獻回顧 3
第二章 《涅槃經》的真常思想 6-40
第一節 《涅槃經》的傳譯與文本章節 6
一、《涅槃經》的分類 6
二、傳譯過程 7
三、文本章節 9
第二節 《涅槃經》的常樂我淨思想 10
一、佛身觀 11
二、佛土觀 13
三、涅槃觀 15
1、涅槃之概念 15
2、大般涅槃 15
3、大涅槃 17
第三節 《涅槃經》的佛性思想 21
一、「佛性」的定義 21
二、佛性的本有與空性 22
1、雙遣法與雙立法的使用 25
2、因緣法的運用 26
3、「有」字義的分析 27
4、方便說的帶入 28
三、「本有」與「空性」之交涉 29
四、悉有佛性與一分無性 32
1、何謂「一闡提」 32
2、「前分」的一闡提觀 34
3、「後分」的一闡提觀 35
A、〈現病品〉到〈嬰兒行品〉 36
B、〈德王品〉到〈憍陳如品〉 36
第四節 結語——詮釋空間的開展 39
第三章 吉藏的思想淵源與理論架構 41-79
第一節 吉藏的思想淵源、生平及著作 41
一、思想淵源 41
二、生平事蹟 46
三、歷來著作 48
1、現存著作 48
2、散佚著作 50
第二節 吉藏之核心思想——無得正觀與破邪顯正 51
一、中觀學派的基本論調 51
二、吉藏思想之核心 55
1、無得正觀 55
2、破邪顯正 58
A、四句理論 60
B、二正與三正 62
第三節 吉藏之理論架構——二諦論與中道觀 64
一、二諦論 64
1、於諦與教諦 65
2、三重二諦與四重二諦 67
3、二諦相待與相即 69
二、中道觀 72
1、八不與中道 73
2、三種中道 75
3、四中說 77
第四節 結語——吉藏學說之思維模式 78
第四章 吉藏對《涅槃經》之理解與詮釋 80-130
第一節 《涅槃經》引發之議題 80
一、佛性議題 80
二、判教議題 81
第二節 吉藏對判教議題之評破與主張 82
一、判教議題與吉藏之評破 83
二、吉藏之判教說 88
1、經論皆為顯道與二藏之分類 88
2、三種法輪與四句顯密 90
3、對《涅槃經》地位之看法 94
第三節 吉藏對佛性議題之評破與主張 97
一、佛性議題與吉藏之評破 97
1、三類十一家正因佛性 98
2、佛性本始說 101
二、吉藏之佛性論 104
1、五種佛性與因果四句 104
2、中道佛性 107
3、佛性隱顯義 112
4、眾生皆有佛性與理內、理外佛性義 113
第四節 吉藏之佛身、佛土、涅槃觀 118
一、佛身觀 118
二、佛土觀 120
三、涅槃觀 123
四、對《涅槃經》常樂我淨之態度 127
第五節 結語——對常住概念之含攝 129
第五章 結論——以空性作為真常思想之內涵 131-135
第一節 《涅槃經》的真常意涵 131
第二節 吉藏的真常意涵 133

點閱次數474
建檔日期2010.08.13
更新日期2023.04.2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7203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