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宗密和會華嚴與禪看法眼文益六相圓融思想的成立與應用=From Zongmi's Adopting Huayan and Chan Schools' Teachings to See the Establishment and Usage of Fayan Wenyi's Mutual Compatibility of the Six Characters |
|
|
|
作者 |
釋依空
|
出處題名 |
世界宗教學刊=Journal of World Religions
|
卷期 | n.14 |
出版日期 | 2009.12.01 |
出版者 |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s://rel3.nhu.edu.tw/
|
出版地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法眼文益; 禪教一致=Chan taught the same; 六相圓融=six-phase and harmony of the boundlessness; 理事無礙; 一切現成=all ready-made; discernment Man Yi |
摘要 | 華嚴宗發展至第五祖的圭峰宗密,提倡禪教合一,華嚴宗和禪宗的會通屢見於兩家諸師的著作之中。宗密著《禪源諸詮集都序》,將三教配三宗,教以顯示真心即性教的華嚴宗為最上乘,宗則以直顯心性宗的荷澤宗為依歸,並且以荷澤宗為最高優位。宗密的禪教一致思想,宋代永明延壽、元代中峰明本、明代雲棲袾宏,乃至朝鮮的知訥、日本的明惠都受其影響。禪宗的五家七宗也好引用華嚴經教,其中最晚成立的法眼宗,其開創者法眼文益著有《宗門十規論》,試圖從華嚴的六相圓融義,來裨補禪學界內紛爭不斷的時弊。華嚴宗將事事無礙法界視為最高的境界,一乘十玄門、六相圓融義都是為了論證事事無礙法界而施設的道理。但是唯有通過理事無礙、空有不二的體悟,才能達到事事無礙法界。文益的六相圓融思想正是著眼於理事無礙的不二空義,主張一切現成,肯定當下即是的證得,將源自《華嚴經.十地品》,歷經世親、法藏開展的六相義,作出禪家的不同闡釋。 |
ISSN | 1728645X (P) |
點閱次數 | 1002 |
建檔日期 | 2011.01.17 |
更新日期 | 2017.11.0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