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中國經典詮釋的二個基型:直釋與旁通 -- 以《易經》的詮釋為例 |
|
|
|
作者 |
林義正 (著)=Lin, Yih-jing (au.)
|
出處題名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hilosophical Review
|
卷期 | n.31 |
出版日期 | 2006.03 |
頁次 | 35 - 76 |
出版者 |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NTU Philosophy Department |
出版者網址 |
http://review.philo.nt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
關鍵詞 | 易經=I Ching; 基型; 經典詮釋=Chinese classics interpretation; 直釋詮釋; 旁通詮釋; The book of change; Interpretative prototype; Internal interpretation; Crossover interpretation |
摘要 | 中國經典詮釋傳統有沒有自己的特點?經筆者研究之後,感覺到傳統經學的實踐中確實有直釋與旁通二個基型,可惜沒有受到學者充分的注意。故本論文為了具體討論起見,特別以《易經》的詮釋為例,依以下各節:一、前言,二、對「中國經典詮釋基型」的界定,三、《易》籍著作的詮釋體式,四、直釋型詮釋的方法與問題,五、旁通型詮釋的方法與問題,六、結論,來論述。其中第四、五兩節又各立細目,詳細討論詮釋的方法與問題。中國經典的詮釋體式是依字--句--章--篇--卷逐次解釋而成立低層的訓詁、章句、注、箋、解、疏、說、傳,甚至更有不泥於文句,而依義理而成立高層的釋義、通釋、通義,乃至最高層的哲理詮釋。其詮釋可歸納成二個基型,即各經本身在歷代所表現的直釋詮釋與異經彼此互釋的旁通詮釋。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中,此兩型詮釋之於經典正猶乾坤之於易,經典在詮釋中表現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ISSN | 10158995 (P) |
點閱次數 | 571 |
建檔日期 | 2012.12.28 |
更新日期 | 2021.07.2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