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曹彥 (著)
|
出處題名 |
五臺山研究=Mt Wutai Researches
|
卷期 | n.2 (總號=n.107) |
出版日期 | 2011 |
頁次 | 14 - 18 |
出版者 | 五臺山硏究會 |
出版地 | 山西, 中國 [Shanxi,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
關鍵詞 | 佛教; 說一切有部; 眾賢; 因緣; 無障勝因 |
摘要 | 《中論》和《順正理論》,分別是中觀派與說一切有部的代表作。兩派都認為,佛所說的因緣觀是非一非異、非生非滅的。基于這樣的因緣觀,中觀派認為一切法本性是空的,而有部卻認為一切法是實有的。而兩者差異的根本,在于是否認為生相是實有的。在《順正理論》看來,生相是在外緣攝助下啟動的"無障勝因",它是果法的直接內因。它推動果法從未來世進入現在世,從而成為與原有外緣相分離的緣已生法,即外緣與果法有"非一"的關系。但從沒有外緣果法不能產生的角度來說,兩者有"非異"的關系。相反,由于中觀派不承認作為中間環節的生相實有,所以因與果是直接的相互系屬的關系。由于系屬故相待,所以因果本性皆空。但與《順正理論》比較后可知,《中論》實際上只指出了因果的一、異關系不能成立,卻沒有進一步很好地解決因與果的非一、非異關系,所以才對因緣法作了本性是空的價值判斷。 |
目次 | 一、非一非異思想的異同 14 二、缘生法為實為空思想的異同 16 三、因與果關係思想的異同 17 |
ISSN | 10006176 (P) |
點閱次數 | 384 |
建檔日期 | 2013.08.06 |
更新日期 | 2021.09.0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