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教偶像起源及其在貴霜朝的交流=Origin of Buddhist idols and exchanges in the Kushan Dynasty
作者 何志國 (著)=He, Zhi-guo (au.)
出處題名 敦煌研究=Dunhuang Research
卷期n.1 (總號=n.119)
出版日期2010.02
頁次32 - 38 + 129 - 130
出版者敦煌研究編輯部
出版者網址 http://www.dha.ac.cn/
出版地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江蘇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關鍵詞貴霜王朝=Kushan dynasty; 佛教偶像起源=Origin of Buddhist idols; 犍陀羅藝術=Gandhara Art; 秣菟羅藝術=Gandhara Art; 藝術交流=Art Exchanges
摘要貴霜王朝迦膩色伽即位于公元78年。佛教偶像起源于迦膩色伽初期,初期的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各自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特點。在貴霜王朝統一的大背景下,兩個流派在自身演變過程之中,吸收了對方的風格,各自也發生了豐富的變化,由此對中國初期佛像的發生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Kanishka came his reign of Kushan dynasty in 78 A.D.and round that year of 78 A.D.Buddhist idol were originated.The early art of Gandhara and Mathura Remain each a distinctive art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Under the historic context of a unified Kushan kingdom,the two locations had their own process of evolution in creation and at the same absorbing each other in art style and concept,enriched each other,thu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ver to the initial stage of Chinese Buddhist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目次一、從豐都西元125 年佛像看印度佛像的起源 33
二、迦膩色伽紀年佛像的年代和分期 34
(一)、犍陀羅迦膩色伽紀年佛像的年代和分期
(二)、秣菟羅迦膩色伽紀年佛像的年代和分期
(三)、初期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特點及其形成的地域、文化原因
三、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的發展和交流 37
(一)、貴霜朝統一為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的交流提供了地域環境
(二)、秣菟羅藝術對犍陀羅藝術的影響
(三)、犍陀羅藝術對秣菟羅藝術的影響

ISSN10004106 (P)
點閱次數490
建檔日期2013.10.17
更新日期2018.04.2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9211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