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小艷 (著)
|
出處題名 |
五臺山研究=Mt Wutai Researches
|
卷期 | n.1 (總號=n.74) |
出版日期 | 2003 |
頁次 | 10 - 14 |
出版者 | 五臺山硏究會 |
出版地 | 山西, 中國 [Shanxi,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哲學宗教學系 |
關鍵詞 | 佛教; 寺院經濟; 叢林; 禪林經濟 |
摘要 | 印度是一個重精神輕物質的民族,因而造就了佛教的出世性和超越性。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佛教也必須解決俗諦、俗人、俗法的事,寺院經濟問題出現了。佛教傳入中國後,寺院經濟進一步發展,並且成為社會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為佛教宗派的形成和佛教哲學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但由於寺院經濟的急劇膨脹,威脅到了統治階級的利益,出現了「滅佛」事件。「滅佛」使寺院經濟遭到破壞,佛教舉步唯艱,需要新的生存和發展形式。禪林經濟應運而生,它為佛教在中國遍地開花做出了極大貢獻。 |
目次 | 一、印度傳統宗教對經濟問題的論述 10 二、早期佛教對經濟問題的處理 11 三、佛教寺院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12 四、獨立自主的佛教寺院經濟的建立 13
|
ISSN | 10006176 (P) |
點閱次數 | 153 |
建檔日期 | 2013.10.21 |
更新日期 | 2021.04.2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