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胡春業
|
出處題名 |
美佛慧訊
|
卷期 | n.111 |
出版日期 | 2007.11 |
出版者 | 美國佛教會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baus.org/baus/index_c.html
|
出版地 | New York, NY, US [紐約, 紐約州, 美國]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達摩禪; 壁觀; 天台止觀; 般若; 一念心性 |
摘要 | 達摩禪與天台宗,二者享有共同的思想淵源,均由鳩摩羅什所傳之般若學開出。達摩所傳禪法與天台止觀禪法,都有[藏經禪]解,皆藉教悟宗,達摩則依傳《楞伽經》以「楞伽印心」(楞伽開慧)。天台宗依《法華經》為宗骨之宣化(法華成佛)。故謂禪教不異妙門,各有下手處。兩者可謂都是般若禪。達摩之西來,天台宗之興,期間不過相距六十餘年,這兩個法門,可以說都是為證如來藏心識——法爾自然清淨的佛境界。 達摩傳入的禪是祖師禪,以心證心,從心的本體上證心的本體,是最上乘,高著眼。其依據如來藏系和般若性空系兩理論,本質是如來藏法門(均統一於《楞伽經》中)。其藉教悟宗,理入二行,經大乘壁觀,由定慧雙修,悟理和篤行的統一而證得般若中觀,契於大乘的一實相印。 天台解行並重、知行合一的止觀學說,屬如來禪法系。止觀即禪觀。其定慧具足、教觀並宏,統攝一代聖教,具六度而兼修,四悉檀而圓備。天台止觀法門,是究如來藏體性之修悟,以法華之觀法,即是依般若為觀法(觀心)而熏修,實踐止觀修證而悟入法華三昧。因般若助顯止觀妙法,而云修一乘法即中道妙法,顯自性清淨心,一念心性現前,佛心我心平等一如。 |
目次 | 一、鳩摩羅什般若學為中土大乘佛教的弘宣創造了條件 二、達摩祖師禪的精髓在於般若 三、達摩禪學的核心內涵與基本精神 四、《楞伽經》與達摩禪 五、慧思、智凱對達摩禪法的繼承與整合 六、天台止觀是般若觀照之具體顯示 七、略論天台止觀述要 八、天台止觀之如來禪 九、一念心性乃佛祖慧命之所在 |
點閱次數 | 109 |
建檔日期 | 2013.08.27 |
更新日期 | 2020.11.1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