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曾堯民 (著)=Tseng, Yao-min (au.)
|
出處題名 |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11
|
出版日期 | 2011 |
頁次 | 19 - 32 |
出版者 | 華嚴專宗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huayencollege.org/frameset.html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
關鍵詞 | 僧叡; 喻疑; 判教; 般若; 泥洹 |
摘要 | 羅什到關中之前的中國僧人多以中國思想來理解佛教義理,道安嘗試要擺跳這種錯誤,所作的努力之一是以《毘曇》作為正確理解《般若》的路徑。雖然還是不正確,但使得《毘曇》在中國佛教界有其地位。以《毘曇》來理解《般若》這樣的組合,是雅好大乘的羅什極力要去除的觀念。禪智並重的中國佛教界,希冀羅什能解決禪、智兩方面的問題,但禪法不是羅什所長,無法提出一套有體系的禪法來滿足中國僧人的需求,中國僧人依舊行有部之禪法,有部禪法之存在,使《毘曇》有繼續發揮影響力的空間。以中國思想來理解般若義理的中國僧人,傾向於以空觀否定存在的自性後,有一個超越存在的「實有」作為最後的歸宿。當羅什以般若空觀橫掃中國佛教界時,否定了一切存在的自性,包括超越存在的「實有」,使得中國僧人陷入疑惑之中,亦為將來的佛教思想走向埋下伏筆。《法華》譯出之後,會三歸一的格局及氣勢,超過只針對菩薩演說的《般若》,更具有普遍性,直接指出佛乘為唯一、真實的道路,為眾生開佛知見,引領眾生入佛乘,到清淨地。佛能為眾生開佛知見,暗示了佛性存在的可能性,在《泥洹》譯出,經中明言眾生皆有佛性後,將《法華》暗示未顯的地方明白揭露,使中國僧人依著佛性,解決了先前羅什般若空觀所帶來的疑惑,《泥洹》亦被認為是佛的最後真實說。依此,經典之間的關係被認為是,雖是小乘,但作為基礎學科的《毘曇》,為進入佛教義理跨出第一步;《般若》是「因行」,作為進入大乘的基礎,在過程中以照來破除虛妄,使真實顯現;《法華》將三乘眾流收歸一佛乘中,指示出究竟的方向;《泥洹》是「果德」,標出不變佛性的存在,是《法華》指示之處,以《般若》觀照虛妄的終點所在,是以被視為最究竟的經典。在這樣的理解下,當僧叡判教時,所安置各經典的位置自然是《三藏》、《般若》、《法華》、《泥洹》,有著循序漸進的位階。 |
目次 | 一、六家七宗的般若理解 20 二、道安的反思 23 三、僧叡的生平 25 四、〈喻疑〉對經典的分判 26 五、小結 32
|
點閱次數 | 435 |
建檔日期 | 2014.05.07 |
更新日期 | 2022.01.2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