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陳明光 (著)=Chen, Ming-guang (au.)
|
出處題名 |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9 |
出版日期 | 2000 |
頁次 | 258 - 277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重慶大足石刻博物館。 |
關鍵詞 | 大足; 寶頂石窟; 造像; 佛教藝術 |
摘要 | 南宋中期趙智鳳營造寶頂山石窟道場達到鼎盛,成為大足石刻崛起的象征。弘揚佛法為主旨,有總體構思營造的供修密行者修習的道場造像群,故大佛灣序列數千尊造像,題材無一重復,在全國石窟群中獨樹一幟。寶頂山造像在大足唐宋佛教石窟中雖然僅占一處,但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題材之新穎,不僅在大足石刻中,即使在中國石窟建設史、雕塑藝術史和宗教史等方面,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和作用,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一份優秀文化遺產。 |
目次 | 上篇:寶頂山石窟是大足石刻中的道場造像群 258 一、寶頂山石窟建造年代及主建者趙智鳳 259 二、寶頂山石窟是中國石窟群中唯見的一處密教道場造像群 261 下篇:寶頂山石窟是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殿堂 270 一、寶頂山石窟可證史之誤補史之缺 272 二、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典範 274 三、藝術與自然融合、科學與藝術交融美的典範 275 |
研究類別 | 石窟; 雕塑造像 |
研究時代 | 宋代 |
研究地點 | 四川(大足寶頂山) |
點閱次數 | 246 |
建檔日期 | 2014.08.04 |
更新日期 | 2018.05.1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