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對比研究 ── 《道行般若經》與異譯及梵本對比研究 |
|
|
|
作者 |
辛嶋靜志
|
出處題名 |
漢語史研究集刊=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
卷期 | v.4 |
出版日期 | 2001 |
頁次 | 313 - 327 |
出版者 | 巴蜀書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220.167.54.88:8102/main/
|
出版地 | 四川, 中國 [Sichuan,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對比研究 |
摘要 | 不少佛典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被翻譯成漢語。重複翻譯的主要原因是後代的譯者對以往的翻譯不甚滿意,於是就對它做了部分修改或者乾脆重新翻譯。不滿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初譯往往難免直譯,不大像漢語;也可能是因為後代人覺得古譯、舊譯的語言(包括當時的口語表現)較古老不易懂;也可能是因為後代的譯者發現了以往的漢譯和他手裹的最新原典寫本不一致。新譯出現之後,往往取代舊譯,舊譯就逐漸散失。 |
目次 | 1.1 《道行般若經》與六本「異譯」 313 1.2 從「視」到「觀」 315 1.3 從「謂」到「語」 316 1.4 從「都盧」到「都」、「皆」、「悉」 317 1.5 「作是念」、「作是說」等 319 |
點閱次數 | 699 |
建檔日期 | 2014.10.07 |
更新日期 | 2020.01.0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