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鐘志彭 (著)
|
出處題名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6屆)
|
出版日期 | 1995.08.25 |
出版者 | 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chibs.edu.tw/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中華佛學研究所 |
摘要 | 在華嚴宗的歷代祖師之中,智儼和尚似乎成了一位最被忽視的夾縫人物,在他之前有傳奇色彩極濃的杜順和尚(相傳為文書菩薩化身),在他之後又有聲名顯赫的法藏、澄觀、宗密。智儼的著作傳至今日者只是寥寥數種而已,而他的生平事蹟若非在法藏所撰的《華嚴經傳記》卷三尚保存千餘字資料,亦將成為千古之謎1。以智儼對華嚴宗的貢獻,而在華嚴宗的傳承史上發生這種現象,實在相當令人費解。或許是他盛年之時「棲遑草澤,不競當代。及乎暮齒,方屈弘宣」的行徑,使他錯過了出道打知名度的時機罷。 近代學者對智儼的思想研究,大多數著重於其華嚴義理的開展,然而對他的判教思想,多半只用片言隻語便輕輕帶過,即或稍作探討,亦認定智儼的判教理論是尚未定型的、成熟的,持此論者的理由將於本文中再加檢討。剋就筆者所接觸的著作之中而言,在這個課題上論述最詳者,首推《華嚴宗教義鈶末記》(師奘沙門密林述,真言宗清靜慈門遍照王寺基隆道場印贈,據民國二十九年上海佛學書局版本照相影印),然其書中所述,猶有未足之處,不無遺憾。本文中將以智儼論及判教思想的原點為經,以《華嚴宗教義始末記》中的內容為緯,旁及近代學人的著作,來論述智儼的判教思想。全文共分六章,各章大義如下: 第一章探討智儼早年的參學歷程,了解其學術的師承及思想源流。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介紹智儼之《搜玄記》、《五十要問答》、《孔目章》(皆 簡稱)三書中的判教理論。 第五章將由此三書中的理論演變來看智儼判教思想之蛻變,並予以分期。 第六章略述智儼之判教思想與法藏之傳承關係,並將智儼著作中的獨到之處提出探討。 |
目次 | 摘要 1 第一章、智儼之參學歷程及思想淵源 2 第二章、《搜玄記》中之判教思想 4 第一節、漸教 4 第二節、頓教 5 第三節、圓教 6 第四節、小結 6 第三章、《五十要問答》中之判教思想 6 一、第十問:諸教修道總別義 6 二、第二十一問:一乘分齊義 7 三、第二十六問:諸經部類差別義 7 四、第四十八問;普敬認惡義 7 第四章、《孔目章》中之判教思想 8 第一節、約法數明分齊 8 第二節、約真如明分齊 11 第五章、智儼判教思想之演進及分期 12 第六章、結語──兼述智儼、法藏之判教傳承及智儼作品之獨到處 14 |
點閱次數 | 228 |
建檔日期 | 2015.05.05 |
更新日期 | 2023.10.1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