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藝術與審美的角度解讀觀音信仰 -- 以水月觀音為例 |
|
|
|
作者 |
張明學
|
出處題名 |
佛教文化=The Culture of Buddhism=Buddhist Culture
|
卷期 | n.1 |
出版日期 | 2010 |
頁次 | 88 - 95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協會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chinabuddhism.com.cn/web/index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水月觀音; 觀世音菩薩; 應身; 藝術成就; 藝術作品; 作品數量; 佛教傳播; 眉間白毫相; 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教教義 |
摘要 | 觀世音菩薩是漢化佛教中最著名的菩薩,在佛教神祗中位居諸菩薩之首,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也最大。為普度眾生、救苦救難,他可化為三十三種應身、水月觀音是其應身之一,也是在中國佛教信仰和民間最為普遍、最為熟知的形象。反應佛教的藝術作品基本可分為雕塑造像和繪畫兩大類,其中特別以反映觀音信仰的藝術作品數量和樣式居多、藝術成就也最高。水月觀音造像、繪畫集中蘊含著觀音信仰,經過千餘年來漢化嬗變,終於造就了眾生所愛的中國式的東方女神形象。 |
目次 | 一、觀世音菩薩信仰的由來 89 二、藝術作品中的觀世音菩薩 90
|
ISSN | 10042881 (P) |
點閱次數 | 159 |
建檔日期 | 2016.02.24 |
更新日期 | 2018.11.2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