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由 中華民國佛教華嚴學會=Huayen World Community 提供
|
|
|
唐宋以下「三大士」圖像之發展 -- 以觀音、文殊、普賢三尊像為課題 =The Iconography of the "Three Great Ones" after the Sung Dynasty -- Guanyin, Manjushri, and Samantabhadra Bodhisattvas |
|
|
|
作者 |
郭祐孟 (著)=Guo, Yo-meng (au.)
|
出處題名 |
華嚴學報=Journal of Huayen Buddhism
|
卷期 | n.5 |
出版日期 | 2013.05 |
頁次 | 109 - 144 |
出版者 | 中華民國佛教華嚴學會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yenworld.org/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三大士=The three great ones; 觀音=Guanyin; 文殊=Manjushri; 普賢=Samantabhadra; 華嚴圖像=Huayan iconography |
摘要 | 「大士」一辭原有二語義:梵語mahāpuruṣa,與「無上士」同義,意即最勝之士夫,原為對佛之尊稱;又梵語mahāsattva(摩訶薩埵),為菩薩之美稱,與「摩訶薩」同。唐代以降,「三大士」造像發展成熟,成為殿堂中菩薩造像的主流,所謂:觀音、文殊、普賢。 本文從經典中對「三大士」的稱呼談起,依圖像史料來觀察「三大士」模式的演變和開展,輔以佛門人物對其相關義理的探討,希望能讓「三大士」造像的內在脈絡突顯出來。 將歷代現存的「三大士」造像概分為四種類型: (一)北魏的三菩薩造像 (二)唐代結合盧舍那佛以十一面觀音為中尊的「三大士」造像 (三)宋代之後以觀音為中尊的「三大士」造像 (四)宋代以彌勒為中尊的「三大士」造像等。然後比對同質性的遺例作證明,文末並聯繫到「三大士」造像在台灣早期的發展情況,古今互襯。作者主要運用佛教石窟圖像學和圖像義理的方法,對「三大士」造像 進行初步整理,也指出那可能是受到華嚴思想影響下的造像。 |
ISSN | 22226685 (P) |
點閱次數 | 774 |
建檔日期 | 2016.04.25 |
更新日期 | 2022.12.0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