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由 中華民國佛教華嚴學會=Huayen World Community 提供
|
|
|
大寂光殿佛壇佛畫配置形式之考察 -- 以海印寺、金山寺為例=An Observ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of the Daejeokgwangjeon Hall Hubultaeng(後佛幀): Using Examples from the Haeinsa and the Geumsansa Temples |
|
|
|
作者 |
陳明華 (著)=Chen, Ming-hua (au.)
|
出處題名 |
華嚴學報=Journal of Huayen Buddhism
|
卷期 | n.7 |
出版日期 | 2014.05 |
頁次 | 241 - 276 |
出版者 | 中華民國佛教華嚴學會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yenworld.org/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大寂光殿=Daejeokgwangjeon hall; 佛畫=Buddha painting; 三身佛=Trikaya Buddha; 毘盧遮那佛五佛= five wisdom tathāgatas; 毘盧遮那佛=Vairocana Buddhas; 盧舍那佛=Locana Buddha; 釋迦牟尼佛=Śākyamuni; 阿彌陀佛=Amitābhah; 藥師佛=Bhaisajyaguru |
摘要 | 本文主要探討朝鮮後期大寂光殿佛壇佛畫的配置形式。以華嚴宗寺院海印寺法身佛(三身佛)和金山寺毘盧遮那佛五佛的形式為例,探討〈三身佛幀畫〉、〈五佛幀畫〉圖象的表現內容,以及依華嚴義理所呈現的象 徵義涵。經考察得知朝鮮後期大寂光殿佛壇的配置,雖以法身論思想為傳統,但亦見含攝彌勒、彌陀等其他宗派信仰來表現華嚴十方三世的法界觀。 |
ISSN | 22226685 (P) |
點閱次數 | 450 |
建檔日期 | 2016.04.25 |
更新日期 | 2022.12.0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