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本資料由 李玉珉老師 提供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龍門石窟與北方民族文化=The Relations between Longmen Grottoes and the Minority Culture in Northern China
作者 張乃翥
出處題名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東方文化
卷期v.31 n.1
出版日期1993
頁次69 - 87
出版者School of Chines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大學中文學院;Center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al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美國史丹福大學中華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ku.hk/chinese/
出版地香港, 中國 [Hong Ko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Longmen Grottoes=龍門石窟; 佛教藝術=Buddhist Art
摘要Longmen Grottoes 龍門石窟 were built between the fifthe and the eighth century, over a period of nearly three hundred years. The remains today still reflect vividly the intense vitality of the people and the free merging of races and cultures of the time. Many of theremaining sculptures and murals have Buddhist themes and are the works of artists from the Five Minorities: Xingnu 匈奴, Xianbei 鮮卑, Jie 羯, Di 氐, and Qiang 羌. They show a vigorous civilization in progress, and provide valuable background to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十六國前後,我國北方地區的民族交往進入了一個空前紛繁的時期。在此期間,馳騁漠北的諸多遊牧民族,或以生計所迫,迭興武事,率落南下﹔或以嚮慕風化,迤灑遷徙,與漢雜居,從而與黃河流域為主體的中原國家發生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政治聯繫。
與此同時,入臻華夏的印度佛教,由於其”輪迴報應”、”省慾去奢”的宗教教義日漸得到各族統治階層的注重與提倡,因此在戰事頻仍、人心思寧的中華大地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國北方地區佛教經像寺塔的日趨繁盛,就發生在這民族與文化相互衝突的廣闊社會背景之下,而龍門石窟正是這繽紛多緻的佛教造型藝術中著名的一處。
目次一、引言
二、龍門石窟的文化特徵
三、龍門石窟北朝時期的典型造像
四、龍門石窟李唐時期的典型造像
五、龍門石窟民族造像遺跡在研究古代民族文化史中的認識價值
ISSN0022331X (P)
研究時代唐代
研究地點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點閱次數124
建檔日期2016.05.12
更新日期2018.03.1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5906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