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本資料由 李玉珉老師 提供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論悲慘與悲壯之差異──兼論敦煌早期佛教藝術內涵並與李澤厚「悲慘世界論」商榷=The Discrepancy between Being Miserable and Being both Moving and Tragic-Also on the Connotation of Early Dunhuang Buddhist Art and the “Saying of Miserable World” Given by Mr. Li Zehou
作者 胡同慶 (著)
出處題名 敦煌研究=Dunhuang Research
卷期n.2 (總號=n.138)
出版日期2013.04
頁次28 - 35
出版者敦煌研究編輯部
出版者網址 http://www.dha.ac.cn/
出版地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捨身飼虎; 割肉貿鴿; 五百強盜成佛
摘要 本文從壁畫佛經內容、歷史社會背景以及當代政治、經濟與宗教的關系等方面進行分析,指出李澤厚先生關于敦煌早期佛教藝術是"悲慘世界"的反映、宗教和宗教藝術是苦難者的呻吟等觀點的片面性,認為人們信仰宗教的原因很多,宗教藝術中的內容也非常豐富。

By studying the Buddhist contents of the murals,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and the contempo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religion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Mr.Li Zehou’s one-sided opinion that early Dunhuang Buddhist art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miserable world," and that religions and religious art are the groaning of the miserable people is not tenable.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re were many reasons for people to convert to religions,and that religious art was also rich in content.
目次一、問題的提出 29
二、兩種相異的觀點 29
三、悲慘與悲壯的概念差異 30
四、從壁畫所描繪的佛經內容分析 31
五、從歷史社會背景分析 32
六、從當代政治、經濟與宗教的關係分析 33
七、結語 35

ISSN10004106 (P)
研究類別數位化
研究時代南北朝-北朝-西魏
研究地點甘肅(敦煌莫高窟)
點閱次數255
建檔日期2016.05.12
更新日期2022.03.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293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