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由 李玉珉老師 提供
|
|
|
20世紀南北朝佛教考古研究─20世紀中國佛教考古研究述評(二) |
|
|
|
作者 |
常青 (著)
|
出處題名 |
石窟寺研究
|
卷期 | v.3 |
出版日期 | 2012.12 |
頁次 | 287 - 314 |
出版者 | 文物出版社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佛教考古; 石窟寺; 造像碑; 金銅造像; 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 敦煌莫高窟; 麥積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 栖霞山; 永寧寺; 須彌山石窟; 青州龍興寺; 曲陽修德寺 |
摘要 | 本文對20世紀南北朝(420-589年)佛教考古研究作了系統地述評。南北朝的石窟寺是20世紀中國佛教考古研究的重點所在,主要針對各重要石窟寺群的分期與年代,以及它們在中國佛教藝術傳播中的地位。通過這些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在北魏朝(386-534年)石窟開鑿史中的重要歷史地位,是因為它的皇家贊助的重要性。北魏遷都洛陽之後開鑿的龍門石窟則是在北魏晚期(493-534年)石窟發展中地位重要。而敦煌莫高窟與天水麥積山早期石窟的開鑿也與北魏雲岡、龍門石窟的發展密不可分。同時,在南京與成都一帶發現的南朝石窟與石造像,則為北魏新型漢風造像的發展提供了參考,而歷史背景則是北魏的漢化改革。北魏洛陽永寧寺塔的考古發現,為我們解釋北魏中心柱窟的宗教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據。20世紀晚期對東魏(534-549年)、西魏(535-556年)、北齊(550-577年)、北周(557-581年)新的石窟與造像資料的報導,使我們對北朝晚期的佛教藝術面貌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也使我們對這個時期的佛教藝術對前朝的繼承、對印度與中亞新傳入樣式的接受有了全新的聊解。20世紀晚期的另一項重要成果是對南北朝單體造像的研究,包括對單體金銅、石造像與造像碑的研究,在分期、區係類型、題材考證、圖像學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
目次 | 一 雲岡石窟的模式與分期 289 (一)關於雲岡石窟的歷史與分期 290 (二)雲岡石窟樣式的藝術淵源 292 二 關於敦煌最早洞窟的年代問題 三 麥積山早期石窟年代的確定與分期 四 龍門北魏窟的研究成果 五 南朝石窟造像與漢民族化問題 六 洛陽永寧寺發掘的意義 301 七 關中佛教與西魏、北周藝術 302 八 東魏、北齊石窟造像的研究與發現 305 九 南北朝佛教單體造像的研究 311 |
ISBN | 9787501036752 |
研究類別 | 石窟; 考古; 研究史 |
研究時代 | 南北朝 |
研究地點 | 中國 |
點閱次數 | 332 |
建檔日期 | 2016.05.12 |
更新日期 | 2021.10.1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