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敦煌藝緣
作者 李其瓊
卷期(總號=n.149)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全書分兩冊:《李其瓊繪畫集》、《李其瓊論文選》。
摘要為了紀念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並紀念為敦煌藝術研究事業奉獻一生的李其瓊先生,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藝緣》由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於2014年8月出版。該書是敦煌研究院研究員、畫家李其瓊先生一生繪畫作品和研究成果的結晶。
《李其瓊繪畫集》主要彙集了李其瓊先生臨摹的敦煌壁畫藝術精品,以及李其瓊生前未完成的部分速寫和線描畫稿,還有李其瓊先生的藝術創作,展現了李先生深厚的藝術功底和造詣。山水、動物、飛天、菩薩、供養人等是這本畫集的主要作品,多層面的體現出李其瓊先生對敦煌壁畫藝術傳承。其中,如莫高窟第220窟《帝王圖》體現了規模宏偉、色彩富麗的唐代畫作,屬於業內的恢弘大作;《菩薩行》是把握了敦煌壁畫中唐代菩薩的創作精神而成,反映出李其瓊先生對唐代壁畫的獨特領悟,這兩幅畫已被日本收藏。《春》、《秋》、《冬》等一些源於生活的藝術創作展現出李其瓊先生高超的藝術技藝和淡泊寧靜的情懷。

《李其瓊論文選》主要集中了李其瓊先生在臨摹過程中關於敦煌藝術、敦煌壁畫臨摹與創新研究的成果。李其瓊先生主要對敦煌莫高窟隋代藝術、中唐藝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隋代石窟藝術得到了長足發展,藝術內容出現了變革,小乘思想被大乘思想所代替,藝術形式進一步中國化,法華經變從一品到多品,從橫卷到鋪滿窟頂四披的復雜而宏偉的構圖,維摩詰經變從二人對坐到出現小型方丈、數十人在殿堂裡聚集辯論的規模,淨土變從說法圖格局中脫胎而出。隋代石窟藝術的造型、線描、賦彩等都有相應發展,為唐代佛教藝術的高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吐蕃時期,敦煌石窟藝術納入了新的內容,壁畫構圖形式、技術仍然以傳統樣式為主導,壁畫人物塑造、線描,賦彩效果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熟練掌握了線描造型,善於發揮白畫與填色的新技術,賦彩簡捷易成,色調明快爽麗。李其瓊先生也對敦煌唐代壁畫技法進行了精辟的總結,分析了敦煌唐代壁畫構圖、賦彩、線描、造型與傳神等方面的特征,對比了敦煌石窟壁畫與新疆石窟壁畫的異同;對敦煌壁畫臨摹與研究創新也有獨到的見解,回顧了敦煌研究院的藝術家們臨摹敦煌壁畫的歷程、研究創新和敦煌情緣。該書是學界認識和研究敦煌藝術的重要參考資料,也有助於了解敦煌研究院老一輩藝術家的辛勤工作和非凡成就。
點閱次數303
建檔日期2016.06.0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566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