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圖解佛教八識
作者 洪朝吉
出版日期2013.12.14
頁次160
出版者橡樹林文化
叢書名圖解佛教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本書使用淺顯的文字與大量的彩色圖表,清楚解說佛教所說的八種識,以及常見的佛學名詞,例如法執、我執等等;所依據的書籍是佛教唯識學的基本論典,即唐朝玄奘大師所著的《成唯識論》。

  本書內容包含有《識論》所述及的:

  1.心理學:探討人類及眾生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及行為。
  2.宇宙論:研究宇宙的本體是什麼,以及宇宙萬有的起源。
  3.轉識成智:說明轉眾生八識成為佛五智的方法與步驟。

  因為《識論》字字珠璣、深奧難解,現代人若想閱讀,會困難重重;在清朝末年曾有一位狀元,初讀《識論》及其註解後,就說他好像月下看花懵懵懂懂、如墮五里霧中!歷來想要學習唯識學,大多須花上幾年的時間,因此本書編著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很快的深入唯識學。

  如果你對東方哲學、心理學有興趣、想要了解唯識學,或者你是學佛的行者,閱讀本書必能減少摸索的時間與修學的障礙;此外,本書更可做為一本有趣又實用的圖解佛學工具書。

  在認識了精深、條理分明的唯識學後,就會認清真實的自我、佛學是偉大的哲學、佛學與東西方哲學的差異,也可以明白佛教各種宗派修行方法的理論根據。

  希望讀者在體悟自己的心理、生命的真相與修行的理論之後,能將時間用在實際的行善與專一的修行。
目次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宇宙萬有的顯現
第二節 識的生起與活動
第三節 識的功能
第四節 心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章 身體、世界與前五識
第一節 身體與世界
第二節 境、根與識
第三節 前五識的生起
第四節 前五識的功能

第三章 第六識
第一節 第六識的生起
第二節 五俱意識與獨頭意識
第三節 第六識的功能

第四章 第七識
第一節 第七識的生起
第二節 第七識的功能

第五章 第八識
第一節 第八識
第二節 第八識的功能
第三節 在第八識的種子

第六章 唯識的人生觀與宇宙觀
第一節 法與法執
第二節 唯識的人生觀
第三節 唯識的宇宙觀
第四節 神通的故事

第七章 轉識成智
第一節 學佛的快樂
第二節 轉識成智

【附錄】 善、煩惱與不定心所
第一節 善心所
第二節 煩惱心所
第三節 不定心所
總迴向
ISBN9789866409660
點閱次數318
建檔日期2016.06.0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594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