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觀無生性,味無差別論華嚴經教的身體概念譬喻與文化特殊性 |
|
|
|
作者 |
周玟觀 (著)
|
出處題名 |
2016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
出版日期 | 2019.01 |
頁次 | 565 - 584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yen.org.tw/index.aspx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主辦單位: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
關鍵詞 | 概念隱喻; 知如見; 思想是食物; 八十華嚴 |
摘要 | 語言學家觀察古代「同源詞」,對原始語言社群進行「語言古生物學」研究,發現早期人類的生活經驗、文化與特徵。其以南島語為例,在 95 個「同源詞」中,屬於詞彙化的 18 組動作,五種感官動詞中只有「看」與「吃」,而且其詞性多屬行為動詞,而非意願或靜態動詞,語言學家認為這也顯示早期人類對外顯行為的掌握遠超過「內省行為」。這些行為動詞詞義可視為作為詞彙的「原型義」,文明的演進,文化的遞嬗,詞彙意義也產生了延伸、擴張的現象。1980 年代,Lakoff &Johnson 等譬喻語言學者採取轉喻與譬喻的觀點解釋詞義類聚與詞彙延伸現象。同時,主張轉喻、隱喻乃至內心聯想都基於人類肉體經驗,從而產生抽象的概念。學者聚焦身體詞彙的考察,將隱喻從語言技術表達層,重新回歸日常生活乃至思維的基本認知層,發現身體認知與抽象思維間具有成系統的譬喻對應關係,譬喻語言學者將之稱為「概念譬喻。其中,以身體作為來源域的概念譬喻常為類型之大宗,其目標域亦常指涉重要的抽象思維。 本文選擇「理解是見」與「思維是食物」兩個概念譬喻,這兩組概念譬喻既源於古老的同源詞,同時又與各別的語言文化密切相關。「理解是見」喻及其相關譬喻如「見解是光」喻,學者研究指出其為「視力與知識的強烈連結」,「視覺範域」與「智慧範域」共享許多共有的特性。「思維是食物」則以思考歷程與食物品嘗與消化等過程有相近的認知模式,故以「品嚐」「反覆咀嚼」或「囫圇吞棗」等詞彙表達思想的概念。學者譬喻語言學的理論應用於漢語研究,一方面希望得到概念譬喻的實際驗證,一方面也希望能找到各文化的影響因素;前者反映隱喻的生理共性,後者反映隱喻的文化殊性。以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前者的成果較為豐碩,後者在例證與深度上都略顯不足,可能的原因是對文化背後思想的考鏡源流付之闕如。 筆者嘗試以概念譬喻為經,擇選中國傳統思想文獻為緯,考察思想文本中概念譬喻,企望可以得知文化如何造成不同的映射,形成不同的創意延伸與創意組合。本文擇選《華嚴經》八十卷譯本為研究文本,發現基於身體視覺詞彙如「見」、「觀」、味覺詞「飲」、「食」與「味」等,都以帶有文化特徵的方式映射到智慧範域與思想範域。而且,透過內涵的分析,此智慧與思想範域的意義指涉又非一般知識範疇可牢籠,而是反映了佛法思維、華嚴修學的特徵。因此,透過對華嚴經教的身體概念譬喻分析,不僅可以證明概念譬喻的共通性,也可以明瞭文化造成的特殊映射例證。 |
目次 | 一、前言 567 二、兩組身體概念譬喻 568 (一)通說 568 (二)別解 570 1.「知如見」概念譬喻與語義延伸 570 2.「思想是食物」概念譬喻與語義延伸 570 三、華嚴經教中的「知如見」譬喻特色 572 (一)詞彙層面的語義延伸 572 (二)篇章層面的語境分析 574 四、華嚴經教中的「思想是食物」譬喻特色 578 (一)詞彙層面的語義延伸 578 (二)篇章層面的語境分析 580 五、結論 582 |
點閱次數 | 461 |
建檔日期 | 2016.06.15 |
更新日期 | 2024.02.1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