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生死輪回史 -- 一部來自敦煌的藏文敘事文獻(二) |
|
|
|
作者 |
今枝由郎 (著)=Imaeda, Yoshiro (au.)
;
班瑪更珠
|
出處題名 |
敦煌學輯刊=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
卷期 | v.2015 n.1 |
出版日期 | 2015 |
頁次 | 172 - 188 |
出版者 |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敦煌學輯刊編輯部 |
出版者網址 |
http://dhxyjs.lzu.edu.cn/
|
出版地 | 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生死輪回史》; 敦煌文獻; 文本研究; 佛教; 本土宗教; 生死觀 |
摘要 | 文章在系統梳理法國國家圖書館和大英圖書館所藏9份敦煌藏文文獻《生死輪回史》的基礎上,提供了該寫本的全文英譯,並對其與其他敦煌文獻的關係以及該寫本的寫作經典來源、作者、時間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通過分析文本,提出了這部《生死輪回史》和其後的《迴向》、《通向天界之路》是一個三部曲的假設,認為其作者是一位吐蕃佛教徒,成書年代當為800年左右。文章認為,這部《生死輪回史》的靈感來源於佛經《華嚴經·入法界品》,最後又提到《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和《大乘觀想曼拏羅凈諸惡趣經》,但內容和目的卻是前佛教時期的生死態度和安樂觀念,這一點形像地揭示了佛教傳播者在西藏的第一次努力。雖然當時佛教已傳入西藏,但本土宗教的影響依然沒有消退,因此機敏的佛教徒在保留本土宗教一些根本性觀念的同時,另一方面積極地用相似的佛教概念去改造它。就寫本而言,佛教傳播者保留了當時人們死後轉生天界或至少脫離惡趣的願望和最終的歸宿地,最終卻說明要實現這種願望就要放棄原有的儀軌並逐漸接受佛教的修持。 |
目次 | (續前) 2.《生死輪迴史》解析: 經典來源與結構問題 172 (待續) |
ISSN | 10016252 (P); 10016252 (E) |
點閱次數 | 262 |
建檔日期 | 2016.08.23 |
更新日期 | 2017.12.2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