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從僧肇的《維摩經》詮釋看其對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的理解
作者 程恭讓 (著)=Cheng, Gong-rang (au.) ; 韓成才
出處題名 中國哲學史=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卷期n.4
出版日期2015
頁次28 - 36
出版者廣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gdpph.com/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機構: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首都師範大學宗教研究所
關鍵詞僧肇; 維摩經; 維摩詰經; 羅什; 佛教信仰; 維摩詰所說經; 不思議; 梵本; 譯經; 以莊
摘要僧肇(384-414)是著名譯經大師鳩摩羅什(344-413)門下的傑出弟子,是我國東晉時期的重要佛教思想家。史載僧肇年輕時"性好玄微,每以莊老為心要府,嘗讀老子,至道德章,乃嗟嘆日:美則美矣,然則斯神冥累之方,猶未盡也。後因遇見舊維摩經,歡喜頂受,披尋玩味。乃言:今始知所歸矣。因此出家。"(①)這段記載說明對於《維摩經》的研習修學,在僧肇由服膺莊老之學而皈依佛教信仰的過程中,起到根本的作用。羅什弘始八年(公元406年)於長安大寺新譯《維摩詰經》,僧肇"時預聽次",(②)並據現場
目次一、僧肇之權智說及般若、方便並列並舉之思想原則 28
二、僧肇之“權道”說及善巧方便之超越、卓絕 30
三、僧肇釋善巧方便:作為一種智慧的善巧方便或作為智慧運用的善巧方便 32
四、“二行俱备”──僧肇释般若、方便之不可分割 33
五、結論 36
ISSN10050396 (P); 10050396 (E)
點閱次數241
建檔日期2016.12.01
更新日期2019.08.0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6947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