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者 |
卓新平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出版者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csspw.com.cn/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卓新平,1955年出生,湖南土家族,198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宗教學系獲得哲學碩士學位,1987年在德國慕尼克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廉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自198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員,1998年以來任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於1988年當選為德國(歐洲)宗教史學會會員,2000—2004年任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副主席,自2001年任中國宗教學會會長,自199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2011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2013年當選為太湖文化論壇第二屆理事會副主席。 |
摘要 | 中國人有著悠久的宗教歷史,豐富的信仰生活,以及多彩的宗教文化傳承。宗教是中國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這種傳統延續至今,上下五千年一脈相承,而在當代又有新的發展及呈現,給人以鮮活之感。中國人的宗教信仰與中國人的文化精神、民族氣質有著豐富而複雜的交織,在論及中華民族的性格、特色時,不能忽略其宗教蘊含。可以說,中國人的宗教歷史是中國文化非常典型的“厚德載物”“海納百川”的歷史,是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鮮明體現和見證。這一歷史見證了中國文化向世界文明的開放,展示了中國信仰精神對世界的影響和感染。因此,我們應以一種文化哲學的意蘊及文化歷史的視域來體悟和詮釋中國人的信仰及宗教理解,探究宗教的社會、政治、文化及精神意義,追溯中國人宗教信仰的歷史發展和範式轉變,分析中國本土宗教的特色和世界宗教在華本土化的歷程,描述多種宗教在中國社會及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多元共存、多元通和,展示中國宗教文化的絢麗多姿、異彩紛呈,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的宗教真實存在,並進而說明中國宗教的現實社會文化作用。
|
目次 | 引言 1 第一章 中國人的信仰理解 1 一 信仰的意義 1 二 政治信仰 2 三 文化信仰 6 四 民族信仰 9 五 宗教信仰 11 第二章 中國人的宗教理解 14 一 宗教的意義 14 二 宗教精神追求 17 三 宗教社會存在 19 四 宗教與民族傳統 22 五 宗教與政治關係 26 2 中國人的宗教信仰 第三章 中國人本土傳統的宗教 30 一 中國宗教傳承 30 二 儒家與儒教 54 三 中國道教 70 四 中國民間信仰 89 第四章 中國人對世界宗教的本土化發展 113 一 中外文化交流與宗教傳播 113 二 中國佛教 122 三 中國伊斯蘭教 144 四 中國古代景教 165 五 中國天主教 175 六 中國東正教 185 七 中國基督教 186 第五章 中國人的宗教文化 196 一 宗教文化精神 196 二 宗教文學發展 199 三 宗教藝術創作 205 四 宗教景觀建築 218 五 宗教養生健身 223 六 宗教生態文明 225 第六章 中國人的宗教現狀 227 一 憲法保障宗教自由 227 二 政府依法管理宗教 231 三 引導宗教適應社會 235 四 發揮宗教積極作用 236 五 發展宗教公益慈善 237 六 促進宗教文化建設 239 七 推動宗教友好交流 241 結語 244 |
ISBN | 9787516161203 |
點閱次數 | 130 |
建檔日期 | 2017.01.04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