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以長安光宅寺七寶台的浮雕石佛群像為中心
作者 楊效俊
出版日期2013.08.01
頁次489
出版者文物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wenwu.com/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以長安光宅寺七寶台的浮雕石佛群像為中心》由楊效俊所著,《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以長安光宅寺七寶台的浮雕石佛群像為中心》首先對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進行了綜合研究,在此基礎上對武周佛教造型的代表作品——長安光宅寺七寶台的浮雕石佛群像進行了個案分析。
第一章是對武周時期佛教建築與造型的綜合研究。第二章在第一章類型分析的基礎上,研究了武周風格的形成過程、特點及傳播。第三章研究了和長安光宅寺七寶台浮雕石佛群像相關的兩個圖像學問題:降魔印佛像和十一面觀音菩薩像。第四章是對七寶台浮雕石佛群像的風格和複原研究。第五章從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與政治的密切關係入手分析了武周時期兩京地區的佛教視覺文化,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
目次緒論
一 前人的研究方法
二 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問題
三 現存武周時期的佛教造型
四 長安光宅寺七寶台浮雕石佛群像的意義
五 本書的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一章 佛教建築與造型
第一節 寺院建築
一 寺院布局特徵
二 建築物形制
三 石質紀念性物品
四 石佛像
第二節 石窟建築
一 石窟建築類型
二 石窟造像:以龍門石窟為中心
第二章 武周風格
第一節 隋代長安造像的多樣性與融合性
一 6世紀50年代的四個地域風格
二 隋代長安造像的多樣性與融合性
第二節 兩京地區武周風格的形成
一 長安
二 洛陽
第二節 武周風格的傳播和影響
一 中原:以山西省為中心
二 河西:以敦煌為中心
三 西南:以四川省為中心
四 東亞地區
第三章 圖像學研究
第一節 降魔印佛像
一 前人的研究及存在的問題
二 圖像淵源及從印度的傳人路線
三 時代性及地域性特徵
四 武周時期降魔印佛像的尊格探討
第二節 十一面觀音菩薩像
一 前人研究及存在問題
二 經典、文獻所見十一面觀音信仰
三 造型
四 性質:禮拜像與護法神
第四章 七寶台浮雕石佛群像的風格及複原研究
第一節 圖像分類及風格分期
一 前人研究及存在的問題
二 始建期
三 修補期
第二節 始建期七寶台浮雕石佛群像的複原研究
一 複原的參考作品
二 七寶台奉納石塔的建築和圖像程序
第三節 從七寶台看武周長安年問的佛教視覺文化
一 光宅寺的伽藍布局
二 七寶台所代表的佛教視覺文化
第五章 武周時期兩京地區的佛教視覺文化
一 要素
二 分期
三 機制
四 印度佛教視覺文化的傳人及影響
附表
參考文獻
後記
ISBN9787501036097 (P)
點閱次數320
建檔日期2017.08.09
更新日期2017.08.0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7552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