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漢傳因明二論
作者 剛曉 (著)=Gang, Xiao (au.)
版本項初版
出版日期2003.03.01
頁次437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sara.gov.cn/zzjg/zjwhcbs/
出版地中國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從古到今,人們對因明學都很重視,但現代人和古人對因明認識的意義是不同的,古人把因明作為辯論工具,佛教徒與外道辯論、佛教不同學派間的辯論,都利用因明工具,所以,佛教、外道都很重視因明,都對因明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明學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這是無可置疑的。但時代不同了,現代數理邏輯的嚴密性,是因明無法比擬的,因明作為辯論工具的職能消失殆盡。現代人研究因明的意義主要有二:

第一,研究佛典,特別是研究唯識典籍,必用因明。比如,很多佛學院都講授唯識學的根本經典《解深密經》,沒有任何一所佛學院能把圓測《解深密經疏》的內容講出來,其原因就在於圓測疏涉及很多因明問題,授課教師和學生都缺乏深厚的因明功底。由此可見,佛學院的因明亟待加強。一般佛學院的因明課只講《入論》,剛曉法師在杭州佛學院的因明課,既講《入論》,又講《門論》,這在全國各級佛學院中,獨此一家。

第二、研究邏輯史離不開因明,不少學者把因明與中國的名辯、亞里士多得的三段論進行比較研究,取得豐碩成果。

正因為現代學者研究因明有上述二大意義,所以因明學者有人從佛學角度進行研究,有人從邏輯學角度進行研究,作為佛教徒的剛曉法師當然屬於前者。

漢傳因明「二論」,文字艱澀難懂,剛曉法師卻講得很通俗。「二論」的內容是枯燥的推理,剛曉法師卻講得饒有趣味。沒有對論典的深刻理解把握是做不到的。剛曉法師在杭州佛學院的因明課所以受到贊賞,其原因正在於此。

剛曉法師的講解,對因明學的某些艱深問題發表了與眾不同的看法,所以其著作《漢傳因明二論》對弘揚因明學理論,對因明的學術研究,都大有裨益。解放後,大陸還沒有正式出版過法師們的因明著作,剛曉法師的《漢傳因明二論》是第一部,有助於人們了解出家人的因明學觀點。

本書分兩大部分∶「《因明入正理論》講記」、「《因明正理門論》講記」。作者從佛學的角度,對因明學「二論」中的枯燥推理進行講解,並對因明學的某些艱深問題發表了與眾不同的看法。
目次序言
《因明入正理論》講記
一、因明與邏輯
二《因明入正理論》的有關情況
(一)本子
(二)開題
(三)作者
(四)譯者
三、釋正文
(一)總述要義
(二)能立
(三)似能立
(四)現、比二量及似現、似比
(五)能破及似能破
《因明正理門論》講記
一、題前話
二、開題、作者
三、造論緣由
四、能立、似能立
(一)宗與似宗
(二)因與似因
(三)喻與似喻
五、現、比量
六、能破、似能破
(一)說頌
(二)能破
(三)似能破——十四過類
七、結語
后記
ISBN7801234642
點閱次數158
建檔日期2017.08.25
更新日期2017.08.2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7578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