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江南藏傳佛教藝術:杭州飛來峰石刻造像研究
作者 謝繼勝 (著)=Xie, Ji-sheng (au.)
版本項第一版
出版日期2014.12.01
頁次523
出版者中國藏學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飛來峰位於浙江省省會杭州市西子湖畔,與靈隱寺隔溪相對,是我國內地現存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藝術遺跡之一,也是我國石窟分布較少的南方地區石窟造像的重要實例。
五代、宋、元時期的大小佛教石窟和摩崖石刻造像分布其間,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造像於一身,是中國佛教造像中融漢藏佛教藝術風格於一體、規模龐大、絕無僅有的大型石刻造像群,可謂「白石皆成佛,蒼頭半是僧」。
元代造像是飛來峰佛教造像中的主體和精髓部分,不僅數量最多,形制也十分巨大,其中部分造像題寫有漢文、梵文經咒和贊語。
據統計(《文物》1986年),現存元代造像67龕,大小造像116尊。
其中46尊為藏傳佛教風格造像,62尊為漢式風格造像,8尊為受藏傳佛教風格影響的漢式造像。

謝繼勝、熊文彬、廖暘、賴天兵、R.Linrothe等編著的這本《江南藏傳佛教藝術(杭州飛來峰石刻造像研究)》共分為專題研究和圖版分析兩部分, 主要內容包括:飛來峰、靈隱寺與飛來峰早期石窟造像、飛來峰元代藏傳造像出現的背景、飛來峰元代造像、飛來峰藏傳造像的風格淵源與歷史文化價值等。
目次前言一
前言二

上編 專題研究
飛來峰石刻造像的題材、風格與歷史淵源熊文彬謝繼勝
一、飛來峰、靈隱寺與飛來峰早期石窟造像
二、飛來峰元代藏傳造像出現的背景
三、飛來峰元代造像
四、飛來峰藏傳造像的風格淵源與歷史文化價值

「江南釋教總統的功德」——13世紀末蒙古統治下的杭州汊藏佛教藝術
飛來峰元代石刻造像內容敘錄
飛來峰石刻梵文陀羅尼的蘭札字體
下編 圖版分析

附錄相關論文與研究綜述
元代杭州的藏傳密教及其有關遺跡
神通、妖術和賊髡——論元代文人筆下的番僧形象
THE PORTRAIT IMAGE OF YANG RINCHEN SKYABS AT FEILAIFENG OF HANGZHOU AND ITS RECEPTION IN THE YUAN AND MING PERIODS CHANG Qing

杭州飛來峰高僧取經組雕內容與時間再分析
飛來峰造像調查研究歷史的回顧
參考書目
索引
圖版目錄
ISBN9787802534926 (平裝)
點閱次數261
建檔日期2018.08.20
更新日期2018.08.2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7765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