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居士佛教與現代教育
作者 汲喆
出處題名 第二屆近現代漢傳佛教論壇
出版日期2016
出版者財團法人聖嚴教育基金會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摘要 佛教教育的現代化,唯有放在整個中國教育體制的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加以理解,方可展現其改革的實質意義。與此同時,佛教教育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教學形式和內容的更動,更涉及到整個佛教場域中的資源、權力的重新分配。基於上述觀點,本文首先回顧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的教育改革給宗教帶來的衝擊,同時指出,現代教育雖然擠佔或替代了傳統的宗教空間,但同時也為宗教變革提供了新的動力。在現代教育中,實證主義的客觀知識成為教學的首要內容,合理化的學校體系是教─學實踐 的基本組織,依據理性追求真理本身獲得了價值上的首位性。而以楊文會、歐陽漸為代表的在家佛教徒,正是將現代教育的知識取向、學校制度和價值觀念引入佛教,才重新定義了佛教傳承的內容、形式和主體,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促動了僧俗關係的改變。楊文會的祇洹精舍不僅“以新法教學,且及于英文、梵文,開風氣之先 ”,培養了僧人和居士中的新一代領袖,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祇洹精舍在寺院之外開闢了“學校”這種有組織而又相對獨立的道德環境。在這一空間中,研究經論、義理的智識活動構成了集體良知的核心與宗教成就的基礎,而且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就是宗教本身。祇洹精舍也應該是第一所由居士主辦的佛教學校,它在實踐上打破了出家人不得依止“白衣”學法的禁忌。如果說楊文會開創了“佛學”這一新的領域,那麼歐陽漸則進一步強化了佛教教育與學術本身的道德屬性。他將傳承關於解脫的真理看作是佛教的核心,將正知正見定位於神通果位、儀式操作乃至戒律之上,由此得出了無論僧俗,凡有知見、能發心者皆可作師、作佛的推論。以楊文會、歐陽漸及其弟子們組成的佛教學術─信念團體的形成與活動,標誌著具有真正獨立於僧伽佛教的自主性的中國現代居士佛教的誕生。這一運動曾引發不少爭議,而又因中共政權在大陸的建立而毀滅,但其歷史意義極為深遠。以學術─教育為核心的居士佛教是一場未完成的現代宗教改革,真正體現了文化精英在中國特有的文化脈絡中對現代德性的塑造與追求。
點閱次數143
建檔日期2020.01.20
更新日期2020.01.2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8932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