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古代慈善公益事業與佛教制度文化 ─ 以宋代寺院傳承的制度化保障與優勢為例 |
|
|
|
作者 |
張雪松
|
出處題名 |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1 |
出版日期 | 2017 |
頁次 | 276 - 284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 |
關鍵詞 | 慈善公益; 佛教制度文化; 戶絕 |
摘要 | 本文主要利用宋代經濟史、法制史研究的成果,指出宋代推行了嚴厲的"戶絕"財產檢校和沒收財產制度,對世俗家族的過繼、宗祧限制頗多,因此世俗家族的穩定性、財產的繼承延續都受到較大威脅;相比之下,佛寺僧侶師徒相承,不存"戶絕"的危險。因此,宋代佛教在組織制度上的這種優越性,使得各級官吏、地方士人都樂於以"守以僧,給以田"的方式,將大量的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委托給佛寺僧侶經營管理。 |
目次 | 一、引言 276 二、“守以僧,給以田”:宋代佛寺的社會慈善事業經營模式 278 三、宋代佛寺承辦社會慈善事業的制度性優勢 281 |
點閱次數 | 231 |
建檔日期 | 2020.06.17 |
更新日期 | 2020.08.0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