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謝靈運山水詩研究=On the study of Hsieh Ling-Yun’s landscapes poetry
作者 黃素卿 (著)=Huang, Su-Ching (au.)
出版日期2020
頁次225
出版者淡江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tku.edu.tw/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顏崑陽
畢業年度108
關鍵詞謝靈運=Hsieh Ling-Yun; 山水詩=Landscapes poetry; 自然=Nature; 思理=Thinking-truth
摘要謝靈運山水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確立不搖的地位,其山水書寫不同於此前的情志比興,詩人視野從社會擴大到自然宇宙。有關其模山範水的種種動機、技巧、心情,學者研究已有豐碩成果,本論文旨在探討在六朝「自然」思潮下,詩人面對自然景物的種種生發。山水詩的「遊觀」模態以謝靈運詩為典範,所展開的是一連串的時間、空間與引觸心靈的變化。晚明王船山謂其「一意回旋往復,以盡思理」,「思理」的「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也」正是這一連串變化過程,而以「自然」為相貫的主脈,其中不能忽視的關鍵是,詩人於自然場域的實存情境中,耳目官能聞見的「現量」。「興」義在六朝山水詩是作者面對宇宙自然的感發,而於讀者更有體味不盡的效果,唐詩聚焦「興會」結果的「境象」擷取,其中謝靈運山水詩沾概甚多。本論文在「自然」的多重意涵下,共分七章論述,除了最後一章「結論」,分別為:首先,第一章「緒論」,包括「問題導出」與「史料運用與研究方法」,其中亦對關鍵詞「山水詩」、「自然」意涵進行探討,一來做為取材依據,二來做為探討脈絡。其次,從第二章起,探討「自然」脈絡下,謝靈運山水詩「自囟至心」所形成的「思理」與「遊觀」模態的樣貌,包括「創作的實存情境」、「主體意識的前經驗」、「主、客體的交融」、「精神境界」。
在以上有關創作實在層、心理層、語言層的完整探討後,針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提出「『景語』的美感特質」再做深層探討,揭示六朝自然思潮下,山水詩於社會和諧的儒緩之功。

Lingyun Hsieh’s landscapes poetry has been viewed as a peak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Past landscapes poetry focus on the admiration of natural objects to display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the poets’prospect has broaden to the universe since Lingyun Hsieh. Research on Lingyun Hsieh’s aesthetics, including motivation, skill, and emotion, has reached abundant achievements. The desertion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ature Thought in Six Dynasty on the poets’composition. As the paradigm of landscapes poetry, Lingyun Hsieh’s aesthetics reveal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juncture, territory, and poets’psychological status. In Ming Dynasty, Chuanshan Wang explained the aesthetics as a journey of self-introspection,named it as “Thinking-truth” ,and believe the philosophy is Nature Thought. Specifically,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e object in poetry composition,the idea of” Current quantity”is important. As for the meaning of “Xing”, it represents poets’psychological status during the encounter between nature object and poets, furthermore, it not only results reader involving in the similar psychological status, it also triggers readers’imagination. In addition, Lingyun Hsieh’s aesthetic also became the nutrition of Tang poetry which the focal point of “Xing” is grasping the imagination. With the divergent meaning of Nature Thought, the desertion includes seven chapters. The last chapter is conclusion.
In chapter of introduction, the authors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landscapes poetry and Nature Thought to explore the context.
From chapter two to chapter six, the authors illuminated the level of composition, spirit, and language in Lingyun Hsieh’s aesthetics followed by the context of Nature Thought including the picture built through Lingyun Hsieh’s landscapes poetry. In the chapter six, the authors proposed the 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s of scene description.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uncovered the contribution of landscapes poetry on social harmony under the Six Dynasty Nature thought.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導出 1
一、關鍵詞「山水詩」界定 1
二、以「自然」為核心 2
三、文獻探討與反思 8
第二節 史料運用與研究方法 11
一、史料運用 11
二、「謝靈運山水詩」選定 12
三、研究方法與大綱 15
第二章 謝靈運山水詩創作的實存情境──眷戀山水之必然20
第一節 出守永嘉時期〔永初三年(422)──景平元年(423)〕 21
一、出守的憂煩 22
二、過往的反思 23
三、清塵的難嗣 24
第二節 第一次隱居始寧時期〔景平元年(423)──元嘉三年(426)〕 26
一、清曠的追尋 27
二、體物的親臨 28
三、山水的眷戀 29
第三節 在京任秘書監、侍中時期〔元嘉三年(426)──元嘉五年(428)〕 30
一、隱逸為順性 30
二、無為的祈嚮 32
第四節 第二次隱居始寧時期〔元嘉五年(428)──元嘉八年(431)〕 32
一、歸隱的落實 32
二、尋幽的窮肆 33
三、賞心的期盼 34
第五節 出守臨川與流放廣州時期〔元嘉八年(431)──元嘉十年(433)〕 35
一、皇恩的感念 35
二、何從的茫然 36
三、體物的醉心 37
四、始寧的追憶 38
五、棲隱的貞賢 38
第三章 謝靈運山水詩主體意識的前經驗──典範認同 41
第一節 前人觀點與用典心理探討 41
一、前人多探討謝靈運詩用典藝術 41
二、「用典」的心理基礎 43
第二節 「前」經驗與謝靈運山水詩常用典故 45
一、「前」經驗與常用典故 45
二、謝靈運山水詩的「三玄」體會 46
三、謝靈運山水詩的「詩騷」情懷 61
第三節 「用典」目的──思舊與此在,援古以證今 72
一、「功成身退」理想的憾惜 73
二、矛盾中尋求平衡 74
第四章 謝靈運山水詩主、客體的交融──回旋往復,以盡「思理」77
第一節 從玄理到思理 77
一、以玄對山水 77
二、自然思潮下的詩理轉向 78
三、「思理」意涵 80
第二節 謝靈運山水詩「思理」運轉過程 82
一、由「敘事」起首,因「思依」而以「抒情」為「思體」結尾 83
二、由「敘事」起首,因「思依」而以「悟理」為「思體」結尾 85
三、由「抒情」起首,因「思依」而以「悟理」為「思體」結尾 89
四、由「抒情」起首,因「思依」而仍以「抒情」為「思體」結尾 91
五、「思依」起首,「抒情」為「思體」結尾 95
六、「思依」起首,「悟理」為「思體」結尾 97
第三節 謝靈運山水詩的物我關係 99
一、謝靈運的觀物與真情 99
二、謝靈運山水詩的「興」 106
第五章 謝靈運山水詩的精神境界──幽情自適,感悟得理 113
第一節 前人觀點 115
一、孤獨心境 115
二、精神昇華 117
第二節 謝靈運山水詩的精神表現 120
一、由出貶的感傷而寬舒 120
二、由官場的疲累而昭曠 123
四、隨順天性歡樂山澤遊 129
六、故鄉始寧的素樸幽趣 137
七、佛法增添棲逸修行感 138
八、物我各安與清賞和遊 140
第三節 謝靈運山水詩的生命美學 146
一、美是什麼 146
二、「儒、道互補」的華夏美學觀 147
三、謝靈運山水詩精神境界的美學依據 151
第六章 謝靈運山水詩「景語」的美感特質──對立與和諧 158
第一節 前行學者觀點. 158
一、詞藻華美的褒貶不一 158
二、景語與情理 161
三、取材廣窄 162
四、靜態與動態 163
第二節 謝靈運山水詩「景語」特色 165
一、古代典籍批評 165
二、「初發芙蓉」之說 168
三、二元對立的取景技巧 171
四、「極變善止」的善於「取勢」 182
第三節 謝靈運山水詩二元對立「景語」美感特質 186
一、何謂「美感」 186
二、謝靈運山水詩二元對立「景語」的審美心理 186
三、「麗」辭心生,和諧社會的追求 189
第七章 結論 194
參考文獻 196
附錄 203
點閱次數246
建檔日期2020.07.03
更新日期2023.01.1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9543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