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夏荊山<寒拾圖>之特色與哲理探析=An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and Philosophy in Xia Jing Shan's "Hanshan and Shide" |
|
|
|
作者 |
許淳熙 (著)=Xu Chun-Xi (au.)
|
出處題名 |
2019年第一屆荊山論壇・佛教圖像文化學研討會=The First Jing Shan Forum: Cultural Studies on Buddhist Iconography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研究員暨教授。哲學碩士,發表論文百餘篇,在數十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作大會報告。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等省部級學術獎勵。 |
內容註 |
|
關鍵詞 | 寒拾圖; 夏荊山; 和合文化; 眾生平等; 減筆; 寫意; 章法 |
摘要 | 唐代詩僧寒山拾得曾被禦封為和合二聖,其蓬頭笑面之形象,自然飄逸之姿韻每每為歷代畫家所青睞。寒山拾得題材的繪畫最早可追溯到唐末五代,而後經宋元明清至近當代,一脈相延,是繪畫藝術家們最注重表現的佛教人物之一,千百年來產生了許多哲理深邃極富藝術價值的作品。這其中,當代佛教繪畫藝術家夏荊山居士,所創作的一組〈寒拾圖〉既有繼承,更具創新,在濃郁的和合文化意蘊中蘊含著直接而又深刻的哲理,直指當今世界之關注,發人深省。本文以探析夏荊山〈寒拾圖〉之特色與哲理為主題,首先從畫法、章法、題跋三個方面分析夏荊山〈寒拾圖〉之藝術特色,繼而從「和合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視角出發探討其意蘊與所蘊含的哲理。 |
點閱次數 | 239 |
建檔日期 | 2020.07.2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