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性別倫理嬗變中的佛教女性觀探討
作者 金易明
出處題名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兩岸學術會議(第十七屆)
出版日期2019.05
頁次143 - 158
出版者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出版地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上海佛學院佛學導師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主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關鍵詞佛教; 性別倫理; 八敬法; 五礙; 八十四態
摘要佛教典籍中諸多於性別倫理角度頗有歧視女性的表述,兩千多年來,確實導致包括印度本土、及佛教各傳播地區教界中,滋生出諸多影響女性信徒成道的障道因緣。兩千多年來,限於某些佛典中涉嫌歧視女性修道者的規範,被冠以「聖言量」的「佛說」,而未曾、也未敢予以懷疑,更無勇氣和膽略予以廢止。因而,導致女性佛教信徒在人格上被歧視、甚至於被侮辱的情形,未能得以徹底消除。由此,有必要重溫佛教典籍中以「八敬法」、「五礙」、「八十四態」為文獻依據的女性觀,進行必要而謹慎且嚴肅的甄別,其是否佛陀意趣之體現?抑或以男性、尤其是教界上座長老為主導的僧團,於真切體認佛陀深邃聖言量基礎上,對佛陀於嚴格「種姓」制與嚴重性別歧視倫理環境中,隨緣善巧保護女性修學者之慈悲本懷的某種深切體會結果?抑或這種規範本身,即為男性僧團對佛陀「聖言量」的一種篡改,以迎合自身性別倫理價值觀上根深蒂固的歧視女性陋習?對這些質疑的澄清並直面回答,對此關涉性別倫理之關鍵問題的客觀分析、以及於佛典文本與佛教史發展脈絡結合基礎上的詮釋,是必要的。
目次一、前言 144
二、佛陀制定「八敬法」規約之意趣淺深 145
(一)兩種「八敬法」的文獻依據及表述分析 145
(二)《大愛道比丘尼經》之「八敬法」所體現的佛陀之意趣 146
三、體現女性歧視的「五礙」、「八十四態」辨析 149
(一)對「五礙」說的梳理 149
(二)對於「八十四態」簡述 151
四、「廢除八敬法」呼籲的呼應 153
(一)昭慧法師與「廢除八敬法」 153
(二)〈佛教與女性〉及其對「佛說」的理解 155
參考書目 158
點閱次數209
建檔日期2020.07.24
更新日期2020.09.0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9617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