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天福之面”(kritimukha)考=A Study on Kirtimukha in Mogao Cave 285 at Dunhuang
作者 馬兆民 (著)=Ma, Zhao-min (au.)
出處題名 敦煌研究=Dunhuang Research
卷期n.1 (總號=n.161)
出版日期2017
頁次102 - 110
出版者敦煌研究編輯部
出版者網址 http://www.dha.ac.cn/
出版地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
關鍵詞莫高窟第285窟=Mogao Cave 285; 饕餮紋=taotie motif; 天福之面=kirtimukha
摘要 長期以來,學界對莫高窟第285窟,以及山西雲岡石窟第7、8、12、30窟,河南龍門石窟古陽洞,甘肅麥積山石窟第133窟,甘肅北石窟寺樓底村第1窟,東千佛洞第2窟,榆林窟第4窟等石窟中出現的獸面形象,大多認定為中國傳統紋飾的饕餮紋。本文通過對此形象的對比研究,筆者認為此饕餮紋應為佛教文化中的"天福之面"(Kirtimukha)。

Animal-faced images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Buddhist caves throughout China: cave 285 at the Mogao Grottoes, cave 133 at the Maijishan Grottoes, Cave 1 at the Beishiku Cave Temple( Northern Cave Temples), Cave 2 at the Eastern Thousand-Buddha Grottoes, Cave 4 of the Yulin Grottoes in Gansu Province, caves 7, 8, 12, and 13 at the Yun'gang Grottoes in Shanxi Province, and Guyang Cave at the Longmen Grottoes in Henan Province. For a long time, most of these imag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depictions of the taotie motif( "Monster of Greed"), a traditional Chinese decorative patter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se images suggests that the so-called taotie motif corresponds to Kirtimukha("glorious face") in Buddhist culture.
目次一、詞源 102
二、天福之面由來及其在石窟中的位置 103
1.天福之面圖像的釋義 103
2.饕餮圖像的釋義 103
3.古印度石窟中的天福之面 104
(1)巴米揚石窟 104
(2)阿旃陀石窟 104
(3)桑奇大塔 105
三、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的天福之面圖 105
四、其他石窟中的天福之面 106
1.雲岡石窟 106
2.龍門石窟 107
3.麥積山石窟 107
4.北石窟寺 108
5.北齊菩薩 108
6.隋代菩薩 108
7.東千佛寺 108
8.榆林窟 109
五、結語 110
ISSN10004106 (P)
點閱次數299
建檔日期2020.08.25
更新日期2020.08.2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9722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