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唯識學關於「心、心所」法的三種「所依」 ── 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的探討 |
|
|
|
作者 |
趙東明
|
出處題名 |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海峽兩岸學術會議論文集(第十一屆)
|
出版日期 | 2012.05 |
頁次 | 375 - 401 |
出版者 |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
出版地 | 桃園縣, 臺灣 [Taoyuean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台大哲學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本文為初稿,請勿引用。Draft, please do not quote from this paper.)
主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新竹市法源講寺、財團法人妙雲蘭若、台南妙心寺、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
關鍵詞 | 因緣依; 等無間緣依; 增上緣依 |
摘要 | 筆者的這篇論文,乃在詳細地分析與論述《成唯識論》及窺基(C.E. 632-682)《成唯識論述記》的解釋中,「心、心所」(citta, caitasika/ caitta)法的三種「所依」(āśraya),即:「因緣依」(hetupratyaya-āśraya)、「等無間緣依」(samanantarapratyaya-āśraya)、「增上緣依」(adhipatipratyayaāśraya)的不同觀點與解釋。在《成唯識論》中,羅列出二種觀點的「因緣依」,三種觀點的「等無間緣依」,以及四種觀點的「增上緣依」,其中都以各自最後一種的觀點為《成唯識論》中護法(Dharmapāla,約6世紀頃)的正義。 根據《成唯識論》的解釋,若依據「四緣」(catvārah pratyayāh),即「因緣」(hetu-pratyaya)、「等無間緣」(samanantara-pratyaya)、「增上緣」(adhipati-pratyaya)、「所緣緣」(ālambana-pratyaya)為綱目來作分類的話,「心、心所」法有三種「所依」,即:「因緣依」、「等無間緣依」、「增上緣依」。必須要注意的是,其中並沒有與「所緣緣」相對應搭配的「所緣緣依」。 而依據《成唯識論》的正義,這三種「心、心所」法的「所依」,若僅以作為「心法」之一的「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為例子來說明的話,它們分別是: 一、「因緣依」,又稱「種子依」:是指作為「心法」之一的「阿賴耶識」,其自身中的「種子」,構成阿賴耶識的「所依」,而被稱作「因緣依」(「種子依」)。在此情形下,「(現行)阿賴耶識」,則是作為「能依」,與其自身作為「所依」的「種子」,構成「依」之關係。並產生舊種子生現行,現行熏新種子的「俱時因果」關係。 二、「等無間緣依」,又稱「開導依」:是指前一念剎那滅謝的「阿賴耶識」作為「所依」,而稱作「等無間緣依」(「開導依」),開避、引導作為「能依」的後一念剎那自類之「(現行)阿賴耶識」的生起,並互相夠成「依」之關係。因為「所依」、「能依」為前、後念剎那間隔生起之「阿賴耶識」,故兩者並能不同時存在,所以又稱為「不俱有(所)依」。 三、「增上緣依」,又稱作「俱有(所)依」:是指與「(現行)第八阿賴耶識」俱時而轉起的「第七末那識」作為「所依」而被稱作「增上緣依」(「俱有(所)依」),此時的「(現行)第八阿賴耶識」則作為「能依」,彼此互相構成俱時存在之「依」的關係。因為「能依」、「所依」同時存在而轉起,故又稱為「俱有(所)依」。 |
目次 | 一、前言 377 二、因緣依(種子依) 378 (一)第一種觀點的「因緣依」──「因果異時」說 380 (二)第二種觀點的「因緣依」──「俱時因果」說 380 三、等無間緣依(開導依) 381 (一)第一種觀點的「等無間緣依」 383 (二)第二種觀點的「等無間緣依」 384 (三)第三種觀點的「等無間緣依」 386 四、增上緣依(俱有(所)依) 389 (一)第一種觀點的「增上緣依」 389 (二)第二種觀點的「增上緣依」 391 (三)第三種觀點的「增上緣依」 394 (四)第四種觀點的「增上緣依」 396 五、結語 398 (一)因緣依(種子依) 399 (二)等無間緣依(開導依) 399 (三)增上緣依(俱有(所)依) 400 |
點閱次數 | 496 |
建檔日期 | 2020.09.01 |
更新日期 | 2020.09.1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