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智顗大師圓頓止觀特色之研究
作者 釋性廣
出處題名 「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論壇論文集(第九屆)
出版日期2010.04
頁次9 - 41
出版者玄奘大學宗教學系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ongshi.org.tw/index.aspx
出版地桃園縣, 臺灣 [Taoyue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佛教弘誓學院院長
主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學系、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
承辦單位: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
目次一、正修六度,符應觀行 9
(一)智顗主觀修行意願 11
(二)順應客觀弘化機緣 11
(三)圓教道品必然次第 11
二、修四三昧,觀心為要 11
三、止觀所緣:四種三昧 12
(一)行法內容 13
1.常坐三昧 13
2.常行三昧 13
3.半行半坐三昧 13
4.非行非坐三昧 14
(二)觀心為主 15
(三)法門評議 17
1.大乘三昧之精神 17
2.四種三昧之特色 20
四、為他損己,位居五品 26
(一)圓教外凡「五品位」釋義 27
1.意涵 27
2.次第 27
3.小結 28
(二)六根清淨位之認定 30
1.受持「五法」將能獲「六根清淨」功德 30
2.證入「六根清淨位」之具體判準 31
3.修有相信願行與無相止觀行,皆可獲「法華三昧」,得「六根清淨」的能力 33
4.圓教「六根清淨」位,已相當於藏教之「佛位」 33
(三)圓教止觀之出離傾向 34
1.圓教止觀出離思想 34
2.依智顗證量論圓教修行特性 37
3.小結 38
五、結語 39
(一)智顗一生止觀修證歷程分為五個時期 39
1.賢山潛修 39
2.大蘇妙解 39
3.金陵弘法 39
4.天台圓悟 39
5.江淮遊徙 40
(二)圓頓止觀行法之出世傾向 40
(三)圓教修行法門之信行特色 40
點閱次數300
建檔日期2020.09.07
更新日期2020.09.0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9733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