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認知隱喻理論與大乘佛法的互證 -- 以時間的空間隱喻為例
作者 劉宇紅 (著)
出處題名 五臺山研究=Mt Wutai Researches
卷期n.1 (總號=n.118)
出版日期2014
頁次21 - 25
出版者五臺山硏究會
出版地山西, 中國 [Shanxi,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單位:南京師範大學
關鍵詞隱喻; 認知語言學; 大乘佛教; 時間; 空間
摘要認知隱喻理論與大乘佛法是不同的學科,但是,兩者有諸多共同關注的領域,所以在三個方面具有互證的可能:一、當我們撇開空間概念來思維和理解時間時,即時間不再流逝,物體不在時間中運動和變化,人可以長生不老,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這正是大乘佛教法界時空的真實寫照;二、思維實驗的本質是拋棄有關空間的概念體系和語用傳統,大乘佛法認為語言和文字是魔業,甚至佛言祖語也是魔業,所以應該被拋棄;三、人的認知過程基於身體特徵,凡夫成佛的障礙是「我執」,即執著於自己的身體,破除了我執,凡夫就成佛了。科學與佛法並不是互斥的,至少相對論的三個佯謬在一定程度上為大乘佛法提供了支持。
目次一、什麼是時間的空間隱喻 21
二、雷科夫與約翰遜(1999)的思維實驗與法界時間的互證 22
三、雷科夫與約翰遜(1999)的思維實驗與大乘佛法語言觀的互證 23
四、空間隱喻的身體特徵與凡夫「我執」的互證 23
五、互證的體現 23
六、互證何以可能:大乘佛法的學術地位 24
ISSN10006176 (P)
點閱次數146
建檔日期2021.07.21
更新日期2021.07.2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2011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