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方靜慧 =釋慧通
|
出處題名 |
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2014
|
出版日期 | 2014 |
頁次 | 1 - 18 |
出版者 | 華嚴蓮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yencollege.org/index.php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佛身觀; 維摩詰經; 吉藏; 法身; 本迹二身 |
摘要 | 佛身觀從世尊在世以來到入滅後,因諸弟子們對佛陀的認識與思念都不同,自然對佛身的理解不一,從原始佛教時期「見法即見佛」的「法即是身」的「法身」觀念的成形,到部派佛教法身「有漏、無漏」之諍,再到大乘佛教時期佛身的二身、三身、四身乃至多身說。 《維摩詰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此經在《般若》空觀的理論背景之下,詮釋出有別於龍樹「法身、父母生身」的「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的「生佛不二」說。而三論宗的吉藏,對此經寫了三本著述,以三論的立場「破邪顯正」、「四句百非」及《維摩詰經》「不二」核心思想來詮釋此經之佛身觀。然而吉藏晚年的思想受《法華》、《涅槃》、《華嚴》等一乘、佛性、如來藏思想的影響,其解經的立場已不再忠實於三論,因此,著述此經時,也常以《法華》的「本迹」概念來解釋佛身觀。 |
目次 | 提要 1 一、前言 2 二、佛身觀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2 (一)原始佛教之佛身觀 2 (二)部派佛教之佛身觀 3 (三)初期大乘佛教之佛身觀 5 三、《維摩詰經》之佛身觀 5 (一)《維摩詰經》簡介 5 (二)從初期大乘佛教佛身觀的立足點看《維摩詰經》之佛身觀 6 (三)般若空觀下的佛身觀 8 四、吉藏與《維摩詰經》之佛身觀 9 (一)吉藏與《維摩詰經》 10 (二)吉藏與《維摩詰經》之佛身觀 11 1、破邪顯正 11 2、四句百非 12 3、不二 13 4、本迹二身 14 (三)、小結 14 五、結語 15 參考文獻 17 |
點閱次數 | 192 |
建檔日期 | 2021.08.1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