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光大藏經.入藏目錄》考=A Study on the Compiling of the Fo Guang Buddhist Canon Catalogue
作者 釋滿紀 (著)=Shih, Man-chi (au.)
出處題名 佛光學報=Fo Guang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卷期n.1 新7卷
出版日期2021.01
頁次189 - 221
出版者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出版者網址 https://cbs.fgu.edu.tw/
出版地宜蘭縣, 臺灣 [I-lan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大師=Master; 佛光藏=Fo Guang Zang; 入藏錄=Accession Record; 人間佛教=Earthly Buddhism
摘要《佛光大藏經》-一部現代版佛教大藏經,開編於一九七七年。那時的佛教界,還遊走於迷信與正信間;那時的佛光教團,也還在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便不惜一切,早早開始了他年輕時的夢想-編一部「給人懂」的大藏經。在〈編修緣起〉中,大師如是述其初衷:吾人本懷,乃期編纂一部現代人人能讀,讀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之佛教聖典,唯其如此,方能助長佛法之延續與流傳也。但藏經要如何給人懂?入藏目錄至為首要。大師拋下傳統經錄的分類,節奏明快又意義深遠的,將三藏十二部分成了十六大類。但十六大類如何產生?我們其實無從得知,卻又求知若渴。請問大師,他總輕描淡寫說:「哪裡懂?就為了佛教。」本文寫作動機就這麼來著。文章首先通過大師年輕時的記憶,梳理他對藏經的想法與期待,然後走進《全集》千萬言中,考察十六大類的排序原則,同時又梳理了過去經錄的產生,分析《佛光藏》對「以疏隸書」的運用,以及歷代編修大藏的基本模式,藉由其間異同比較,釐清《佛光藏》後起於前,能為佛教走出什麼樣的未來。本文研究發現:大師的編藏思想,其實就是他的人間佛教思想。一部《佛光藏》,撇下文獻史料的推敲不談,其實就是一部「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一部大藏。「佛說的」,古今不疑;大藏經的表現形式是不是「人要的」,讓人存疑。大師以一部《佛光藏》,重拾人們對「淨化的、善美的」期待,使藏經能重回人間,予人受用,是為人間佛教視角中理想之佛教大藏經。
目次一、「十六大類」考 190

二、「以疏隸書」考 199

三、「現代著作」考 208

四、以法為贈禮 215

引用書目 221
ISSN24143006 (P)
點閱次數583
建檔日期2021.11.11
更新日期2023.05.2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2725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