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菩薩行願思想之研究從「不墮惡趣」到「無生法忍」思想之形成=A Study of the Bodhisattva’s Actions and VowsThe Formation of Ideas from a Bodhisattva’s “Falling not to the Evil Paths” to his “Patient Acceptance of the Non-arising Phenomena”
作者 阮氏秋霜 (著)=Nguyen-thi, Thu-suong (au.)
頁次157
出版者華梵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fu.edu.tw/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俊威
畢業年度98
關鍵詞菩薩無生法忍=a boddhisattva’s patient acceptance of the non-arising phenomena; 學空不證=learning emptiness without attaining it; 住忍不證=; 扶習潤生=nourishing life by supporting karmic impressions; 菩薩闡提=boddhisattva’s chanti
摘要本論文的主在於論述菩薩行願思想 - 從「不墮惡趣」到「無生法忍」思想之形成。針對這個問題,先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的佛教發展史文獻資料,來探究菩薩思想之形成與發展過程。其次依據諸部派的思想教說,闡釋菩薩是「異生菩薩」或「聖者菩薩」?菩薩在惡趣受生是由「業力」或是由「願力」的驅使?菩薩願生惡趣為何因緣?並特別考究大乘佛教菩薩無生法忍「忍住無生,不證實際」及「扶習潤生」的度生行願思想之特色。
大乘菩薩行願思想,是大乘佛教發展史上極重要的思想教義。菩薩的「慈悲誓願」與「智慧行證」是彰顯大乘佛教「積極入世」的實踐精神。菩薩經過無量時劫、行種種波羅蜜行,已積習福德善根,能具資格證入涅槃寂滅果位,但為度生誓願不願證入「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一切眾生苦業未斷盡,還在三界生死沉淪苦海,菩薩的悲願不捨眾生,願救盡一切眾苦「我願成道,本為度生,度生之心,非暫時爾,盡未來際,眾生界盡,我方入滅」。一切眾生界諸苦業斷盡,同登解脫涅槃寂靜安樂,菩薩的度生誓願才能究竟圓成。眾生界未度盡,菩薩不為己利先證入涅槃寂滅果位,而願久住生死三界「扶習潤生」,忍受三界諸苦縛逼迫,「學空不證」、「住忍不證」勤行諸菩薩行教化度生,對涅槃無餘果位「不求急證」。乃至誓願赴入惡趣苦界「代受眾苦」方便教化成熟有情,救拔眾苦,同得到涅槃解脫安樂。
依據論文研究主題來追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的三個時期佛教發展史所傳的文獻資料,作為原典依據來論述問題。本文的論述要點:首先、從原始佛教時期教團思想的分立,部派分裂來探究大乘思想之興起,以及菩薩思想形成發展之溯源。其次、依據部派佛教時期諸教派教說,考究菩薩思想之變遷與其特色。釐凊菩薩與「真實菩薩」,真實菩薩與「相異熟業」修習證得的過程。何謂「聖者菩薩」?何謂「異生菩薩」?進而闡明大乘佛教的菩薩「無生法忍」思想之特色。接著、從有部、大眾部與初期大乘佛教諸思想教說對菩薩是否墮惡趣,考究異生菩薩是否墮惡趣?受生惡趣是依「業力」還是「願力」之驅使?聖者菩薩不墮惡趣的見解,特別論述大乘菩薩從不墮惡趣到願生惡趣思想的演變。最後,論述菩薩度生誓願思想「學空不證」、「住忍不證」,與誓願「扶習潤生」久住三界生死教化度生,及敘述「菩薩闡提」赴入惡趣救拔眾苦的偉大誓願。這是本論文探究論述的重心問題。

A Study of the Bodhisattva’s Actions and Vows
The Formation of Ideas from a Bodhisattva’s “Falling not to the Evil Paths” to his “Patient Acceptance of the Non-arising Phenomena”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study the thoughts of the Bodhisattva’s actions and vows—from the idea of “falling not to the evil paths” to the formation of “patient acceptance of the non-arising phenomena.” Focused on this issue while based on some source materials and documents, we will trace the Buddhist development history in early Buddhism, Nikaya Buddhism, and Mahayana Buddhism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Bodhisattva’s thoughts.

Next, following the teachings of Nikaya Buddhism, we will try to explain our idea of the Bodhisattva—be it an unenlightened bodhisattva or a saintly bodhisattva. When a bodhisattva is in a lower realm, is that driven by his karma or his vows? Why is it that a bodhisattva is willing to take birth in a lower realm? It is also our special concern to present some of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deas of “patient acceptance based on awareness of the non-arising of phenomena with no intention to enter the ultimate state of reality”, and “nourishing life by supporting karmic impressions.”

The thought of actions and vows in a bodhisattva is an important teaching in the Mahayana Buddhist development history. A bodhisattva’s “compassionate vows” and his “enlightenment through wise actions” manifest the engaging spirit in Mahayana Buddhism. A bodhisattva has practiced all kinds of paramitas through eons of time, accumulating countless merits and virtuous deeds, therefore being in the position to enter into Nirvana, and yet he chooses to keep his vows to help all sentient beings by remaining in Samsara instead of achieving the fruit of enlightenment. While the vile karma of sentient beings is still there, and while they are still suffering in the cycle of life and death, a compassionate bodhisattva will not abandon them there—he will vow to aid them in the future, no matter how long it will take. In other words, as long as there are sentient beings suffering in the three realms, he will always be there for them. It is not until all the sentient beings have been relieved from their suffering will a Mahayana Boddhisattva enter into his ultimate extinction.

The thesis is based on the source materials and documents of early Buddhism, Nikaya Buddhism, and Mahayana Buddhism to trace the Buddhist development of these three periods. The argumen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1) Investigating into the origin of Mahayana thought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odhisattva’s idea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there were disagreements among different Buddhist groups in early Buddhism. 2) Analyz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dhisattva’s ideas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Buddhist teachings in the period of Nikaya Buddhism. It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practicing processes between a bodhisattva an
目次致謝 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問題意識與動機研究 2
第二節、範圍研究與原典依據 2
一、 主題研究 2
二、 範圍與文獻依據 3
第三節、評論學者的研究成果 4
第四節、研究進路與本文架構概述 7
一、研究進路 8
二、論文結構組織 9
第二章 菩薩思想興起之溯源 11
第一節 大乘思想的起源 11
一、 佛陀教團根本分裂的原因 11
(一)阿蘭若比丘與人間比丘的分立 12
(二)「重僧伽與尊上座」思想的對立 13
(三)「保守派」與「革新派」之對立 15
二、部派分裂與「大乘思想」之萌芽 15
(一)窟內窟外結集與教團戒律的分立 16
(二)十事非法與教派的分立 17
(三)「大天五事」與上座大眾根本分立 18
三、大乘思想的起源與其特色 20
(一)「大乘思想」之興起 20
(二)大乘思想的特色 21
第二節 菩薩思想興起之溯源 23
一、菩薩思想興起之原因 23
(一)菩薩名稱之來源 24
(二)「造塔運動」與菩薩思想的興起 26
(三)佛傳文學與菩薩思想的興起 …27
1、燃燈佛授記的思想 …28
2、本生經的菩薩思想 29
二、菩薩名稱的形成年代 30
三 、菩薩名稱之釋義 32
(一)菩薩一詞的釋義 32
(二)諸學派對菩薩名稱的釋義 34
(三)大乘佛教對菩薩名稱的釋義 36
第三節 本章小結 38
第三章 菩薩思想之變遷及其特色 40
第一節 諸學派對菩薩與「真實菩薩」之定論 40
一、菩薩與真實菩薩之定論 40
(一)真實菩薩與名字菩薩薩 41
(二)真實菩薩與增上慢菩 41
二、真實菩薩與「相異熟業」 43
(一)菩薩與「相異熟業」的修習定 43
(二)菩提決定、趣決定 44
(三)妙相業的修習所依 44
(四)妙相業的所認知 45
三、真實菩薩與五勝事 45
四、初期大乘菩薩與真實菩薩的定論 47
(一)真實菩薩與「三十二妙法」 47
(二)真實菩薩與「五相」 48
第二節 上座部系及大眾部系對「異生菩薩」與「聖者菩薩」之論諍 50
一、 有部的「異生菩薩」說 50
(一)菩薩猶是異生說 50
(二)菩薩還起欲想、恚想、害想 51
(三)菩薩有時從業力受生惡趣 52
二、 大眾部的「聖者菩薩」說 53
(一)菩薩是聖者說 54
(二)菩薩無三毒 55
(三)聖者菩薩入胎、住胎、出生之形狀 55
第三節 大乘菩薩無生法忍思想之特色 59
一、菩薩無生法忍的釋義 59
(一)何謂菩薩無生法忍 59
(二)無生法忍的「忍」與忍辱的「忍」之異同 61
(三)菩薩無生法忍的涵意 63
二、菩薩無生法忍的修行德目 65
(一)成就忍辱波羅蜜得無生法忍 65
(二)具足般若波羅蜜得無生法忍 66
(三)入菩薩位得無生法忍 67
三、菩薩無生法忍不共二乘思想之特色 71
(一)菩薩的悲願勝於聲聞辟支佛 71
(二)菩薩的智慧勝於聲聞辟支佛 73
(三) 成就忍辱波羅蜜勝於二乘 76
第四節 本章小結 76
第四章 大乘菩薩從「墮於惡趣」到「願生惡趣」思想之形成與發展 78
第一節 部派佛教的諸部派對菩薩是否墮惡趣的見解 78
一、有部對異生菩薩因 「業力」受生惡趣的論解 79
二、有部論師對菩薩不墮惡趣的見解 81
(一)入忍位的異生菩薩不墮惡趣 2
(二)九十一劫不墮惡趣的原因 85
(三)菩薩由五勝事的保證能不墮惡趣 88
(四)入忍位的異生菩薩可隨願力往生惡趣 91
三、大眾部對菩薩不墮惡趣的見解 92
(一)聖者菩薩不墮惡趣 93
(二)聖者菩薩由願力受生惡趣 94
第二節、初期大乘諸大論師對菩薩不墮惡趣的見解 96
一、法救對菩薩不墮惡趣的見解 96
(一)菩薩方便不墮惡趣。 97
(二)由無漏慧覺知緣起 97
(三)菩薩的「三不退轉法」決定不墮惡趣 98
(四)、 法救對菩薩「未入滅盡定」的原由 99
二、尊者世親對菩薩不墮惡趣的見解 101
三、龍樹菩薩對於菩薩不墮惡趣的見解 102
(一)當學般若波羅蜜多終不墮惡趣 103
(二)菩薩無生法忍不墮惡趣的保證 104
(三)「住頂不墮」菩薩不墮惡趣 105
第三節 初期大乘到中、後期大乘菩薩「不墮惡趣」與「願生惡趣」思想之發展 106
一、菩薩的悲願不墮惡趣的保證 107
(一) 菩薩從初發心時不墮惡趣 107
(二) 由「正見增上」而不墮惡趣 108
(三) 菩薩初地得「永斷惡趣」的生因 109
二、大乘的菩薩「願生惡趣」的思想 112
(一)菩薩「願生惡趣」的思想 112
(二)不動地菩薩「願赴惡趣」思想之特殊 113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15
第五章 大乘菩薩「學空而不證」「住忍不證」到「扶習受生」的特殊思想 117
第一節 大乘菩薩「學空不證」的思想 117
一、菩薩深行般若波羅蜜不證實際 …118
二、菩薩「學空不證」的思想 121
(一)遍學諸法而不願證法 121
(二) 方便善巧「行空不證」、「住忍不證」 123
第二節 菩薩忍無生不證實際的原因 125
一、「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不證實際」的願行 125
二、 菩薩無生法忍「不盡結使,不證實際」的行願 127
(二)保留「生身」而不盡結使 128
(三) 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的理解 129
第三節 大乘菩薩「住忍不證」到「扶習受生」特殊思想 130
一、菩薩誓願「久住生死、不捨有情」 131
二、菩薩的大誓願「住忍無生,不證實際」 133
三、大乘菩薩「扶習潤生」的特殊思想 134
(一)扶習潤生的涵意 135
(二)扶習潤生的實踐德目 135
第四節 菩薩闡提的特殊思想 138
一、闡提菩薩的含義 139
二、菩薩闡提在三界度生的誓願 140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43
第六章 結論 145
第一節、內容總述(每章的要點) 145
第二節、本文研究的困難與檢討 147
第三節、研究的展望與心得 148
參考書目 150
點閱次數757
建檔日期2021.11.18
更新日期2023.01.1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2767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