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魏晉南北朝志怪中的命運敘述=Destiny Narration in the Zhiguai Fictions of Wei, 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
|
|
|
作者 |
陳世昀 (撰)=Chen, Shih-yun (compose)
|
出版日期 | 2019 |
頁次 | 375 |
出版者 | 國立政治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ncc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博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政治大學 |
系所名稱 | 中國文學系 |
指導教授 | 高莉芬 |
畢業年度 | 107 |
關鍵詞 | 魏晉南北朝; 志怪小說; 宗教; 命運敘述; 自覺 |
摘要 | 「命運」是人無法迴避的課題,哲學、宗教、思想、文史學家各有不同的解釋。本文之所以由志怪小說切入,一來命運的討論雖多,結論也不出命定、命限或人定勝天一類的結論,但透過志怪小說相關資料的整理、解讀,或可為命運觀的研究增加不同材料和切入角度;二來,相較起一般研究多由思想、宗教、史學、文學篇章或作者著手,即便有論及小說命運的,也多著眼於唐至明清,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部分較少提及。故透過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命運敘述的討論,期許能豐富志怪小說的研究。最後,亂世促使人對命運有更多的省思,魏晉南北朝的命運敘述除了有承繼前代的命定,也因時代和宗教因素,產生別於它代的命運敘述,反映在志怪小說上,增加了道德信仰等因素,使得命運可以改變的想法,隱藏在志怪小說的敘述中。以上為本篇研究的意義所在。
寫作上,本文回顧了與本文有關的研究成果,並闡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義。其次先釐析先秦兩漢以及魏晉南北朝的命運觀。接著聚焦於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從命運可測與不可測、命運如何知悉、命運可變不可變等幾個角度思索其所展現的對象以及意義,觀察其是以何種方式呈現對命運的思考。當中也討論到命運的內容及敘事模式,從社會、文化、歷史、思想、文學等角度切入分析詮釋,最後從時代性、宗教性、文學性以及變動性幾個角度,突顯本篇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命運敘述的獨特性,探討其所反映與展現的意義,並作一總結。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現狀 6 一、志怪小說之相關研究 6 二、命運之相關研究 9 三、志怪小說與命運之相關研究 12 四、志怪小說與敘述學之相關研究 15 五、小說與史學子學之相關研究 17 六、魏晉南北朝宗教之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志怪小說與命運之義界 20 一、志怪小說 21 二、命運 23 二、研究方法和章節安排 35 第二章 先秦兩漢命運觀發展 38 第一節 先秦:天人關係的思辨 39 一、殷周天命:天與人的反省思考 40 二、春秋戰國:力與命的膠著擺盪 43 (一)儒:命由天定,事在人為但求無愧於心 44 (二)道家:自然而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53 (三)墨家:天志明鬼,執有命者之言不可不非 56 第二節 兩漢:天人感應的變化 61 一、人格天:天命意志論 62 二、自然天:自然命定論 69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思想背景與命運觀發展 78 第一節 政治社會與宗教背景 78 一、時代的背景:政治社會的風起雲湧 78 二、宗教的突破:人間末世的尋求拯救 82 (一)道教:承負與發展 83 (二)佛教:信仰與辯難 90 (三)信仰民俗:靈驗與求祀 97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命運觀 101 一、玄學下的命運觀 102 二、佛道下的命運觀 110 (一)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 110 (二)佛教:形神不滅因果生 116 三、文史中的命運觀 121 (一)文:定命與辨命 122 (二)史:天命與符瑞 129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對命運之討論 140 第一節 可測與不可測:命運與天地萬物的關係 140 一、對命運的難解與存而不論 140 二、對命運的推測 145 (一)方術推測 145 1.相人:相由命生 147 2.卜筮:解讀迷津 149 3.夢與占夢:想像與真實 152 (二)讖緯謠諺 159 (三)鬼神怪人 165 第二節 可變與不可變:天意命定論的反思 171 一、不可變:國政下的災異解讀 172 (一)自然萬物:觀天地以斷吉凶 173 1.天象地理 173 2.非常生物 178 (二)人事物:察人事以料世局 188 1.血與身體變異 188 2.禮法失序與其它 195 二、可變與不可變:個體的命運詮釋 199 (一)命運不能改變 200 1.命定:天意難違 201 2.因果:福禍自取 208 (二)命運可以改變 211 1.外力介入的改運 212 2.道德與宗教信仰 214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之命運敘述與書寫 223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命運之敘述 224 一、敘述者:文士或宣教者 225 (一)文士之屬 225 (二)方道釋之屬 226 二、敘述視角:全知限知的掌握 227 (一)全知視角 228 (二)限知視角 229 三、敘述時空:時間空間的交錯 230 (一)敘述時間:時序與頻率 230 1.預敘 230 2.補敘 231 3.敘述頻率 231 (二)敘述結構:線型與圓型 232 1.線型結構 232 2.圓型結構 234 四、敘述觀念:想法轉變與對比 235 (一)有意或無意 235 (二)治國到志怪 237 (三)命定到命改 238 第二節 個體與群體:命運關懷與承展 238 一、個體與群體的關涉 239 (一)己:一己禍福榮辱 239 (二)群:家國災異祥瑞 242 (三)現世關懷與死後想像 252 1.現世關懷(參考表八、九、十、十一) 253 2.死後關懷(參考表十二) 256 二、承啟與發展 259 (一)官祿貴賤 260 (二)婚戀 263 (三)入冥 266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命運敘述之特性 296 第一節 時代性:恐懼與自覺 297 一、死亡恐懼與命運意義 298 二、文與人的自覺看命運 304 第二節 宗教性:佛道與文士 310 一、方道士之屬:我命在我不在天 313 二、佛教徒之類:命繫於業、業為人所造 317 三、一般文士之屬:隨手拈來不拘一格 321 第三節 文學性:怪異與詮釋 326 一、怪異與想像中的真實 327 二、敘述與詮釋下的歷史 332 第四節 變動性:可能與期待 337 一、必然性與可預測性 337 二、偶然性與不可預測性 339 三、道德與命運的關係 342 四、人力、時命與命運 344 五、命定與改變的兼容 345 第七章 結論 348 引用書目 352
表次 表一:1-4-1 使用書次 32 表二:5-2-1 志怪小說中王敦的相關記載 240 表三:5-2-2 志怪小說中賈家的相關記載 242 表四:5-2-3 志怪小說中瑯琊王氏的相關記載 244 表五:5-2-4 志怪小說中陳郡謝氏的相關記載 246 表六:5-2-5 志怪小說中譙國桓氏的相關記載 249 表七:5-2-6死而復生之因 269 表八:5-2-7文士之屬之現實命運關 271 表九:5-2-8方道士之屬之現實命運關 278 表十:5-2-9釋教之屬之現實命運關 281 表十一:5-2-10家國關懷 284 表十二:5-2-11死後關懷 291 表十三:6-2-1《神仙傳》命定篇章 313 表十四:6-2-2方道士之屬志怪小說之命不由人篇章 313 表十五:6-2-3《拾遺記》強調道德篇章 315 表十六:6-2-4方道士之屬志怪小說之「遇」篇章 316 表十七:6-2-5《冥祥記》、《宣驗記》相關篇章 319 表十八:6-2-6一般文士之屬志怪小說命運看法 321
圖次 圖一:5-1-1 線型結構 233 圖二:5-1-2 圓型結構 235 |
點閱次數 | 272 |
建檔日期 | 2021.11.25 |
更新日期 | 2023.01.1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