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相應部》的〈有偈品〉研究=The Sagātha-vagga in the Saṃyutta-nikāya: Formation and Vedic Background
作者 封興伯, 奧斯卡=von Hinüber, Oskar ; 蘇錦坤=Su, Ken
出處題名 福嚴佛學研究=Fuyan Buddhist Studies
卷期n.16
出版日期2021.12
頁次103 - 138
出版者福嚴佛學院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fuyan.org.tw/
出版地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Oskar von Hinüber(奧斯卡.封興伯)是德國美因茨科學院、法國金石學與文學、以及奧地利科學院的院士。1974–2006 年先後擔任德國美因茨大學漢弗萊堡大學的印度學教授。1990 年與華裔佛教學者胡海燕結為連理。1982年起擔任巴利聖典學會的理事,現任副主席。1984–1994 年出任德國東方學研究協會的副主席。1995–2014 年先後擔任國際佛學研究協會(IABS)秘書長和理事,2007–2010 年被選為該協會主席。奧斯卡.封興伯為德國和美國的東方學協會的榮譽會員。
摘要此篇論文藉助初期印度背景來探討《相應部》的第一品〈有偈品〉。本文從語言和文獻的角度來追溯吠陀世界與佛教世界的交互關係,特別是關注初期巴利經典當中存在的吠陀主題與其意義。此處探討相對於整部《相應部》的結構與內容之〈有偈品〉所居的地位;同時也探索為何具如此不同材料之〈有偈品〉會安置於《相應部》而且成為第一品,以及推測此一狀況可能會進一步在巴利《經藏》的形成提供何種意涵。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division of the received Pāli Saṃyuttanikāya, the Sagātha-vagga, in the light of its early Indian setting. It traces the mu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Vedic and the early Buddhist world from the angl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the pres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Vedic motifs in the early layers of the Pāli canon. The position of the Sagātha-vagga is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the Saṃyutta-nikāya as a whole, as well as to the rest of the Pāli Sutta-piṭaka. The essay queries why the disparate textual material that forms the Sagātha-vagga was inserted into the Saṃyutta-nikāya and position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ollection, and what this may further imply in term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Pāli Sutta-piṭaka.
ISSN20700512 (P)
點閱次數362
建檔日期2022.04.1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3769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