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從心識論、如來藏、種姓論看《楞伽經》的成立與思想內涵=A Study of the Thoughts in Laṅkāvātarasūtrabased on a vijnāna-vāda, tathāgata-garbha, gotra
作者 郭晁榮 (著)=Kuo, Chao-jung (au.)
出版日期2013
頁次1 - 73
出版者中國文化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pcc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蔡伯郎
畢業年度101
關鍵詞心識論=vikalpa; 一種七現=vijñāna; 八識現行=agotra; 無漏寄於異熟=tathāgata-garbha; 五種姓別=pariṇāma
摘要本文以「從心識論、如來藏、種姓論看《楞伽經》的成立與思想內涵」為主題,並以《楞伽經》具有「如來藏與唯識」二系交涉之性格為研究動機;從「經典的成立時間」、「義理的思想詮釋」與「種姓的思想判準」三個問題層面,進行文獻的統整歸納、譯本對勘、概念詮釋與論證分析;文章分別從「識學說」、「如來藏義蘊之解讀」與「不定種姓與無姓闡提」為進路,試圖在問題的解構中串綰起三個論證脈絡,以進行《楞伽經》思想的知識重建。文章的論述架構大致如下:
第一章、緒論
本經雖屬「六經十一論」之一,但在概念上有著「法身常住、自性清淨、如來藏」等如來藏學教說內涵,以及在「種姓各別」意義上的不確定性。因而,在文章處理問題上以「經典的成立時間」、「義理的思想詮釋」與「種姓的判斷根據」為研究範圍之界定。
第二章、《楞伽經》之成書年代問題─以「心識論」為判讀進路
本章從「識轉變」之形成、佛教「心意識說」的發展與「水波」之用喻,論述《楞伽經》與世親唯識,在理論形成上的前、後關係;並藉由本經「一種七現」之八識形態的釐清,建立本經在知識理論上以「心識論」為中心的主體架構。
第三章、《楞伽經》之思想歸屬問題─以「如來藏」義蘊之解讀為進路
本章從「如來藏為善與不善因」語句的詮釋為進路,說明「如來藏」義蘊的思想歸屬,應以「心識(心與心所)」或「異熟」解讀《楞伽經》的「如來藏」概念;以證明本經「如來藏」的語詞概念(異熟)與識學說的一致性。
第四章、《楞伽經》之種姓各別問題─以「不定種姓」與「無姓闡提」為中心
「種姓各別」乃「法爾所得的無漏種子」之定義,玄奘系唯識依此將「二乘定姓與無姓者」判為不得菩提。本章藉由宋譯「各別種性」在內容上「外道」的解讀,以及「捨善根闡提」乃誹謗菩薩、不信樂大乘者;論述《楞伽經》同於唯識學派,二者皆非種姓上的先天決定說。
根據上述三項《楞伽經》「問題」之解構分析,本經思想交涉之問題,應以「唯識學」作為思想上判讀、詮釋與種姓問題的主軸。

This thesis‘A Study of the Thoughts in Laṅkāvātarasūtra based on a vijnāna-vāda, tathāgata-garbha, gotra’aims to the interaction of Tathāgata-garbha and Yogacāra school, the writer used the methods of induction, contrasting between translations,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to confer the “Time of comple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ought”and “Determination of gotra ”in Laṅkāvātara Sūtra. In the context of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severally from the subject of “Vijñāna-vāda”, “Interpretation of Tathāgata-garbha ”, “aniyataikatara-gotra and agotra” to re-construct the knowledge of the thought in Laṅkāvātara Sūtra. We would paragraph to four chapters and sections in the following article: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As a Sūtra, Laṅkāvātara belones to one of the Yogacāra School, but there still exist the concept of“dharmakaya,prakṛtiviśuddhi, tathāgata-garbha”in the text. Therefore this thesis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from the subject of “Time of completion”, “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ought” and “Determination of gotra ”.
Chapter Two,
Time of completion about Laṅkāvātara Sūtra-in approach of “Vijnana-vadin”
This chapter discuss the time relation between Laṅkāvātara Sūtra and Vasubandhu, and focus on “Form of pariṇāma”,“Development of citta-mano-vijñāna”and “Metaphor of sea and wave”to establish a knowledge in “Vijñāna-vāda”.
Chapter Three,
Thought’s attribution about Laṅkāvātara Sūtra
-in approach of “Interpretation of Tathāgata-garbha ”
This chapter attend to the question of thought’s attribution, the writer’s research by means of the sentence‘tathāgatagarbho mahāmate kuśalākuśalahetu’to explan the meaning of Tathāgata-garbh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Vikalpa”or “Vijñāna” . If that sentence would not be interpreted by “Vikalpa or Vijñāna”,the concept will not accordance with its “Vijñāna-vadin”
Chapter Four,
Divergence of gotra about Laṅkāvātara Sūtra
-in approach of “aniyataikatara-gotra and agotra”
The definition of gotra in Yogacāra School not only described as bīja, but also Fǎxiàng-zōng(法相宗)considered the Śrāvakayānābhisamayagotra, Pratyekabuddhayānābhisamayagotra and Agotra were unable to attain nirvana.
According to the Divergence of gotra in Laṅkāvātara Sūtra, we figure out the meaning of agotra has another sence of tīrthaka, that makes the Divergence of gotra in this śutra will not become a Determinism.
As a result, The best strategy to understand the Laṅkāvātara Sūtra in terms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houghts is Yogacāra School.
目次致 謝 詞 i
摘 要 ii
目 次 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文章處理問題 1
一、研究緣起 1
二、文章處理問題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進路與論文架構 3
一、研究方法 3
二、研究進路與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楞伽經》之成書年代問題─以「心識論」為判讀進路
第一節 關於「《楞伽經》成書年代」之學術回顧 7
一、《楞伽經》成立於世親前之主張 8
二、《楞伽經》成立於世親後之主張 9
第二節 前人研究方法之評述 11
一、從漢譯本的譯出年代判斷 11
二、從經典中出現的人物名稱判斷 11
(一)〈偈頌品〉出現「龍樹」比丘一名 11
(二)《入中論》引《楞伽經》提及「龍猛」 12
(三)「提婆菩薩」論《楞伽經》的兩部論12
三、從《楞伽經》之思想判斷 12
(一)「八識」一詞的提出 12
(二)「五法攝三性」之不同形式 13
(三)「身體、受用、依處」作為「識顯現」之教說 14
第三節 《楞伽經》成書年代的另一種可能探究進路 16
一、「識轉變」作為判斷依據的重新檢視 16
(一)「轉變」一詞的限定對象不為「識」17
(二)《楞伽經》中「轉變」義缺乏具體內涵 18
二、從「水波」喻檢視《楞伽經》的八識說 19
(一)水波喻之「八識差別」問題 20
(二)水波喻之「八識現行」問題 22
第四節 小結 24
第三章 《楞伽經》之思想歸屬問題─以「如來藏」義蘊之解讀為進路
第一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範圍界定 27
一、文獻探討 27
(一)唯識學的解讀進路 27
(二)如來藏學的解讀進路 29
二、研究進路與範圍界定─「如來藏為善不善因」 31
第二節 以「能依因與所作者」解讀 34
一、以「如來藏學」為進路所導致之困境 35
(一)「不善」無法作為如來藏學的「依止因」 35
(二)「能作者」的主體意涵具「補特伽羅我」之誤導 37
二、另一種可能進路的提出
(一)《楞伽經》文本之「能作者」意涵為何?39
(二) 以「心識」解讀「善不善因與能作者」41
第三節 以「無漏寄於異熟」解讀 43
一、「無漏善法」如何作為「異熟」之因? 43
(一)體性上無覆無記的異熟 44
(二)識性上執藏、持染種之有漏的異熟 44
二、善不善因與染淨別開 45
(一)善不善因:《楞伽經》未談「無記因」的理由 45
(二)從「如來藏中藏識之名」論「染淨別開」 46
第四節 小結 49
第四章 《楞伽經》之「種姓各別」問題
─以「不定種姓」與「無姓闡提」為中心
第一節 「種姓各別」的起源與理論根據 51
一、唯識學派「種姓」說的起源 51
二、「五姓各別」的意義與根據 53
(一)「種姓各別」的建立與意義 53
(二)「五種姓別」之理論根據 53
第二節 「不定種姓」的成立與指涉對象 55
一、唯識學派「不定種姓」的起源 55
二、「不定種姓」的指涉對象問題 57
(一)唯識學派的「不定種姓」說 57
(二)《楞伽經》的「不定種姓」說 58
第三節 「無姓闡提」的判準與定義 60
一、唯識學派「無種姓」之判準與思想根源 60
(一)〈本地分〉的無種姓說 60
(二)其他唯識經論的「無種姓」說 62
二、《楞伽經》之「各別種姓」與「無姓闡提」63
第四節 小結 65
第五章 結論 68
參考文獻 71
點閱次數324
建檔日期2022.06.24
更新日期2023.01.0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4383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