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維摩詰經》諸本對勘及研究──以〈法供養品〉及〈囑累品〉為中心
作者 趙淑華
出版日期2016
頁次1132
出版者國立中央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ncu.edu.tw
出版地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萬金川
畢業年度107
關鍵詞層積之作=stratified text; 原始文本=ur-sūtra; 系譜=stemma; 拉赫曼方法=Lachmann method;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互文分析=intertextual analysis; 套語; 引文=formulas; 甘珠爾系譜=stemma of bKa' 'gyur; 日本古寫經; 西藏西部寫本; 于闐語文獻=Khotanese literature
摘要本文旨在針對漢譯《維摩詰經》〈法供養品〉及〈囑累品〉的經文,進行「資料整理」及「研究」,同時也兼及第一品「通序」的部分內容。其中「資料整理」部分是針對梵、藏、漢諸本進行版本斠讎、傳本對勘、梵藏本語詞釋義、語法解析和貼近原文的白話翻譯,必要時也作了相關深入研究及補充說明。至於「研究」則順著斠讎及對勘所引發的問題,亦即斠讎對勘結果所顯示的「版本源流關係」及「傳本出入狀況」為何,而進一步開展出如下的討論。
首先,為了找出考察《維摩詰經》諸本變化的有效方法,本文回顧了前賢的研究。結果發現:百餘年來的佛典形成史研究,一直都是遵循著佛典是一層積之作的原則,進而試圖還原佛典原貌,推演層積過程。但學者已證明過去利用對勘諸本來找尋原始文本是行不通。相對地,「互文性」概念卻很符合佛教文本形成與發展的狀況。因此,筆者從L’intertextualité一書所談的三種分析互文的能力,推衍出分析互文的三個步驟,以此作為本文考察傳本變化的方法。
接著,為抉擇出互文分析的合適對象,以便有效探究《維摩詰經》諸本的變化,本文也考察學者對經文改造及增廣的研究。結果發現:常被重複引用的套語,正是大乘經典中經常發生改造及增廣之處。誠如學者所言,套語的定型狀況會反映文本時代、地域、所屬部派,考察套語可了解文獻的成立狀況、傳播過程及所屬部派。因此,套語很適合作為互文分析的對象。
找出方法及對象後,接著本文便著手說明《維摩詰經》各傳本的版本現況。其中不僅指出于闐語寫本年代是五、六世紀,也運用「版本對勘法」判定本文所用的兩個日本古寫經應是抄自《開寶藏》系的刊本。此外,也利用本文整理好的校勘資料,說明敦煌寫本及西藏西部寫本等本的書寫和拼字的特徵,以及翻譯和經文內容的狀況,然後歸納出藏譯本的特色。
最後,藉由傳本間的異文,本文做出傳本系譜,因而得知《維摩詰經》諸本主要分兩大系:支謙及羅什譯本一系,其他諸本一系。再者,透過套句的互文分析,也得知此經編輯者相當熟悉聲聞經。文中日常對話的慣用語和已發展完成的法數套語,較不會再變化。相對地,堆疊同義或近義詞的詞組,以及由數個句子組成的套式,其「動態性」則特別明顯,最容易隨著流傳而繼續受到編輯,內容由簡變繁。但是,也因文本有相互模仿引用的「互文性」,從而促使流傳中的佛教文本不斷發生變化,但又不約而同地朝著法數的統一、句式的固定等等口傳文獻特點走去。

This thesis is a recensional research of “The Offering of Dharma” and “Injunction to Spread this Sūtra”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with part of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通序)of Chapter One involved. There are two parts: “Data-processing” includes textual criticism, recensional comparison and glossing, parsing, translation of the parallel Sanskrit and Tibetan texts, with further survey when needed. And “research” analyzes recensional variations and constructs the stemma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and the filiation of those recensions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
To find out the useful way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I reviewed the previous related studies and discover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uddhist texts and their studies have observed the rule of stratification. Yet scholars have failed to recognize the ur-sutra/ur-text by deconstructing the process of stratification. By contrast, “intertextuality” corresponds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uddhist texts. Hence, I deduce three steps of intertextual analysis from L’intertextualité and apply them to analyzing the variations in the recensions in this thesis.

Then, I investigate the study of the alterations and interpolations in the Buddhist texts in order to select the proper object of my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ersions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The study shows that in Mahāyānasūtras the oft-cited formulas, or fixed sets of words, were where alterations and interpolations were, and that the pattern of the formulas reveals the date, region, and school a text belongs to. Thu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formulas for an insight into the formation, distribution and affiliation of the versions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After finding out the approach and the research object, I start out with analyzing the editions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I indicate first that the Khontese manuscript was dated back to the 5th and 6th centuries, and then my textual comparison discloses that the two extant manuscripts in Japan were copies of the printed edition affiliated to the system of Kaibao Zang. In addition, the proofread materials enable me to discern the paleographic and orth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unhuang and western Tibetan manuscripts and so on, illustrate their translations and contents, and identify the very features of the Tibetan versions.
Last, this thesis also contributes to a stemma of recensions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by way of recensional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The recens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Zhi Qian’s and Kumārajīva’s translations are one group, and the rest are the other. Moreover, the intertextual analysis of formulas suggests that the authors or editors of Vimalakīrtinirdeśa must have been very familiar with Śrāvakasūtras. Unlike the daily expressions and the established Buddhist concepts, which rarely change, synonym-piled
目次摘要
Abstract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略語及略符說明
研究篇: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人研究的回顧與論題價值的導出 2
壹、佛典形成史研究方法之回顧 8
(一)縱貫佛教文獻研究百餘年的指導方針 8
(二)佛典形成或發展的可能模式 14
1、聲聞乘經典 15
2、大乘經典 18
(三)《維摩詰經》諸本出入現象所反映的佛教文獻學研究困境 20
貳、佛教文獻研究的又一村──互文分析 26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 35
壹、版本斠讎與傳本對勘 35
貳、鑑別版本源流 37
叁、考察傳本變化 48
(一)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 48
(二)分析互文的步驟 50
(三)互文分析與影響研究 52
第三節 結語 55
第二章 研究範圍及對象之說明 56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抉擇 56
壹、互文分析的具體對象──套語 57
(一)套語是大乘經典中經常發生改造或增廣之處 57
(二)套語的定義及類型 60
貳、大乘經典固有的形式及其背後的蘊含的話題 67
叁、中土注疏對《維摩詰經》的三分科判 76
(一)三分科判的定義 77
(二)三分科判的劃分 80
肆、小結 86
第二節 經文內容簡介 87
壹、〈佛土清淨序品〉內容分析 87
貳、〈總結與付囑品〉內容分析 88
第三章 版本狀況說明(I) 91
第一節 梵語本 91
第二節 于闐語譯本 98
第三節 漢語譯本 102
壹、「支謙」譯本及版本相關資料 102
貳、鳩摩羅什譯本及版本相關資料 116
叁、玄奘譯本及版本相關資料 123
肆、漢譯本的版本系譜 127
第四章 版本狀況說明(II) 140
第一節 版本資料 141
壹、甘珠爾本及準甘珠爾本 143
貳、敦煌寫本 150
叁、藏譯本的版本系譜 155
第二節 書寫、拼字、翻譯、經文內容狀況 175
壹、敦煌和西藏西部寫本等本的書寫及拼字特徵176
(一)書寫特徵177
(二)特殊拼字法及古藏文183
(三)小結187
貳、敦煌和西藏西部寫本等本的翻譯情況及經文內容188
(一)同義異詞(組)192
(二)同詞異序197
(三)同源異譯 202
(四)傳本出入 205
第三節 結語──藏譯本的特色 209
第五章 考察傳本變化 214
第一節 傳本出入的狀況 214
壹、概述傳本出入 215
貳、鑑別傳本源流 236
(一)「傳本出入分組明細表」 236
(二)「諸本概念相同次數統計表」 238
(三)「傳本系譜」 240
第二節 傳本變化的分析 249
壹、套句概述 249
(一)「通序」中的套句 249
(二)「流通分」中的套句 272
貳、套句的互文分析 278
(一)「羅列與會聖弟子(阿羅漢)功德」套句 279
(二)「建造及供養舍利塔」套式 294
(三)「受持經法或法門」套式 316
第三節 結語 347
第六章 結論 353
第一節 本文探討的問題與研究成果 353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未來展望 359
資料整理篇:
凡例說明 365
目次 369
壹、版本斠讎與傳本對勘 373
貳、相關深入研究及補充說明 924
參考文獻
壹、原典及譯本
一、維摩詰經 1024
二、其他佛典 1027
貳、中土古德佛教著作
一、維摩詰經注疏 1047
二、其他 1048
叁、工具書
一、百科全書及佛教文獻題解 1048
二、目錄 1049
三、辭典及索引 1052
四、語法書 1053
肆、當代著述
一、版本、目錄、校勘學相關著作 1054
二、藏語文獻相關著作 1061
三、于闐語文獻相關著作 1064
四、套語與互文相關著作 1066
五、大乘佛教、維摩詰經相關等著作 1067
附錄:
一、甘珠爾系譜
(一)Helmut Eimer(1988: 44-45) 1078
(二)Paul Harisson(1992: 89) 1080
(三)Peter Skilling(1997: 107) 1081
二、《維摩詰經》諸本〈序品〉所列與會菩薩對照表 1082
三、支謙本《維摩詰經》譯者歷來論辯一覽表 1085
四、十八淨土之行 1088
五、《維摩詰經》藏譯本第十二品「諸本同義異詞」對照表 1090
六、「敦煌寫本PT611和西藏西部寫本逐句對照表」 1106
七、引用《維摩詰經》的經論 1109
點閱次數1189
建檔日期2022.09.21
更新日期2023.01.0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4940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