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六朝前期荊襄地域的佛教=Buddhist Monastic Network and Scholastic Tradition in the Jingzhou-Xiagyang Region During the 4th-5th Century
作者 陳志遠 (著)=Chen, Zhi-yuan (au.)
出處題名 中山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卷期v.59 n.2 (總號=n.278)
出版日期2019
頁次108 - 123
出版者中山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www.sysu.edu.cn/
出版地廣州, 中國 [Guangzhou,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荊襄地區; 道安; 《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 《荊楚歲時記》; 求那跋陀羅
摘要六朝時期荊襄地區是首都建康以外最為重要的區域。此地佛教興衰之機運,既受制于荊揚內爭的政治格局,又服從于佛教經典傳播的成熟徑路、教界領袖的立教方略等教團內部邏輯。后趙敗亡,道安率領數百人規模的組織化教團,從山林轉入荊襄地區的城市建立寺院,是接受了名士習鑿齒之招徠。教團避開首都建康,道安本人停駐邊城襄陽,都與其晚渡北人的身份有關。道安弟子慧遠廬山教團重心仍在荊襄。晉宋之際,慧遠僧俗弟子、羅什譯場成員乃至域外僧人,皆萃聚江陵,講經弘法,使之在元嘉年間成為地方性學術中心。該地獨特的佛教學說在《荊楚歲時記》所載歲時行事中尚存遺響。劉宋孝武帝上臺,劉義宣、沈攸之等地方勢力起兵落敗,荊襄佛教人才凋落。永明年間,始有僧祐等建康律師檢括地方異端、巡游講學之舉。建康佛教儼然權威,全面凌跨荊襄地方。這一局面直到侯景之亂,金陵瓦解,梁元帝江陵建號,才又出現新的轉機。
目次一、道安在荊襄地域之立教方略 109
(一)道安教團進入荊襄地域的契機 109
(二)襄陽、江陵兩地佛教寺院的建立 111
二、晉宋兩朝荊州佛教之繁榮 114
(一)慧遠教團在荊襄地域的經營 114
(二)江陵佛教學術中心的崛起 115
(三)佛教新說與荊楚歲時 117
三、宋齊之際荊州佛教之衰落 119
(一)荊揚政爭對荊州僧界的擾動 119
(二)建康監視下的荊州佛教管窺 122
四、余 論 123
ISSN10009639 (P); 10009639 (E)
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19.02.011
點閱次數68
建檔日期2022.10.04
更新日期2022.10.0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5042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