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宋代禪宗臨終偈研究=The Research of Chan’s Poetry On Death of Song Dynasty
作者 姬天予 =Chi, Tien-yu
出版日期2013
頁次336
出版者玄奘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cu.edu.tw/hcu/zh-tw
出版地新竹市, 臺灣 [Hsinchu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羅宗濤
畢業年度102
關鍵詞宋代=Song Dynasty; 禪宗=Zen or Chan School of Buddhism; 臨終偈=Religious poems on death; 生死=Life and Death
摘要生死事大,生死之感為古今人所共懷;生死哲學為古今哲學之所共重。宋代禪宗臨終偈對生死教育應有其意義。
中國的臨終詩作源遠流長,在中國詩歌歷史上的作品雖然不多,但因死亡的主題而占一席之地,且各因時代的不同而各有特色。禪宗的臨終偈雖也是臨終之作,但因思想背景之不同,並不在中國臨終詩的基礎上發展,而呈現出禪宗臨終偈獨出一脈的特色。禪宗的臨終偈上承西方二十八祖,但禪宗到中國後,臨終偈的性質已經將西方祖師的傳法性質,轉而為對學人的最後教誨。東方祖師的第一首臨終偈為惠能書寫,其後臨終偈在青原、南嶽兩系中蘊釀發展。禪宗五家先後成立,其中臨濟、曹洞、潙仰三家的開派祖師都有臨終偈傳世,這對臨終偈的發展當有莫大的鼓勵及示範作用。臨終偈至宋代而大盛。在內容上,禪宗以解脫生死為目的,所重者為參究自己的本來面目,故而在宋代臨終偈中,宣說法身之體性、闡明參究法身之方法,為五家七宗之所共,在生死哲理上,申寫色身無常,法身恆存的禪法,為禪宗臨終偈之主要內容。在臨終偈的外在形式上,展現出宋代臨終偈特有的文學藝術風格。在臨終偈的內在敘事上,因著現實環境及各人的境遇不同,禪者在不同的死亡情況下,展現出隨緣歷境的生死解脫,以踐行禪者的生死智慧和生死美學。
凡所學問皆宜回饋生命,宋代禪宗臨終偈為中國文學之一環,也願此一研究成果,除提供現代生死學之另一思路外,也能豐美現代人對生死的哲思。

Life and Death is an important thing for the human beings at all times and all over in the world. The feeling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death have been valued and emphasized by people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 . Therefore the Chan religious poems on death of Song Dynasty are especially meaningful in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Chinese religious poems on Death originated from long long time ago . Although such religious poems on Death are not as popular as common poetry in Chinese history, they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because of the issue of life and death . Those religious poems also had diversely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ent era. For all the Chan’s poems on death (generally written before the dying moment ) were the works regarding life and death, they were no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ligious poems on death ,but set up by the separate feature ,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on thought . The Chan’s poems on death had traditionally passed down from the Western the 28th founder - Dharma , but the essentiality of the poems were differed from those of Dharma , The poems had became the ultimate life teachings to the disciples since the “Chan” was preached into China. In the East , the first poem on death was written by Chinese eminent monk Hui Neng in Tang Dynasty, The poetry on life and death w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 the schools of Qing-yuan and Nan-yue. afterward,There were five Chan Schools of Buddhism at that time . Among them , the founders of Lin-ji , Cao-dong, and Gui-yang have respectively left certain poems on death , which were regarded as great demonst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as a resul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etry on death was flourishing in Song Dynasty.The Chan’s poems on death focused on observing reflecting one’s own inner heart and nature , in order to reach the highest aim of complete relief from life and death . Hence , those poems on death of Song Dynasty announced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s , and explained how to observe his / her original nature . As for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death , the poems on death expressed the impermanence of human body and the eternity of dharma (truth of nature ) which was the main content declared by all the five Chan schools of Buddhism and seven branches. In addition , the poems on death of Song Dynasty can be reviewer from two different aspects. Outwardly , the poems form of the poems on death of Song Dynasty showed its own distinctive literary and art style. inwardly, the description or statement in the poems on death would reveal the Chan disciple’s wisdom and aesthetics , under different reality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deal with death.
Finally , Chan’s poetry on death of Song dynasty is one par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ll that learning should be feedback to life .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 research will not only give another point of view of death for modern people but also enrich the perception for death .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以往研究之成果與檢討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6
一、宋代禪宗臨終偈的範圍 6
二、研究方法 12
第四節 論文之架構 14
第二章 宋代禪宗臨終偈之淵源 17
第一節 臨終詩在中國的歷史發展 17
一、先秦 17
二、漢魏晉南北朝 18
三、唐五代 20
四、宋代 22
第二節 禪宗臨終偈之淵源 24
一、七佛 24
二、西天二十八祖 26
第三節 禪宗臨終偈在中土之發展 33
一、東土祖師的付法 33
二、禪宗臨終偈在宋代之前的發展 34
三、禪宗在宋代之前的臨終偈 37
第三章 宋代禪宗臨終偈書寫背景與歷程 47
第一節 禪宗發展概況 47
一、禪宗的起源 47
二、禪宗在隋唐的發展 50
三、禪宗在宋代的發展 51
第二節 宋代禪宗臨終偈書寫之分期及作者身分 53
一、宋代禪宗臨終偈書寫之分期 53
二、宋代禪宗臨終偈作者之身分 56
第三節 宋代禪宗臨終偈的書寫歷程 59
一、預知時至 59
二、臨終行儀 60
三、死亡原因 61
四、死亡姿勢 63
五、遺體處理 65
第四章 宋代臨濟宗之臨終偈 67
第一節 臨濟宗之成立與發展 67
一、臨濟宗之成立 67
二、臨濟宗在宋代的發展 68
第二節 宋代臨濟宗臨終偈的代表人物 69
一、首山省念 70
二、李遵勗 74
三、楊億 78
小結 83
第五章 宋代曹洞宗之臨終偈 85
第一節 曹洞宗之成立及發展 85
一、曹洞宗之成立 85
二、曹洞宗在宋代的發展 86
第二節 宋代曹洞宗臨終偈的代表人物 87
一、大陽警玄 87
二、芙蓉道楷 91
三、宏智正覺 95
四、天童如淨 100
小結 104
第六章 宋代雲門宗之臨終偈 105
第一節 雲門宗之成立及發展 105
一、雲門之成立 105
二、雲門宗在宋代的發展 107
第二節 宋代雲門宗臨終偈的代表人物 107
一、薦福承古 108
二、洞山曉聰 111
三、佛日契嵩 114
四、天衣義懷 118
五、法昌倚遇 122
六、法雲法秀 126
小結 129
第七章 宋代臨濟宗黃龍派之臨終偈 131
第一節 宋代臨濟宗黃龍派之成立及發展 131
第二節 宋代臨濟宗黃龍派臨終偈的代表人物 132
一、黃龍慧南 132
二、真淨克文 138
三、死心悟新 143
四、兜率從悅 147
五、張商英 152
小結 157
一、參究方法 157
二、「歸」的描述 157
第八章 宋代臨濟宗楊岐派之臨終偈 159
第一節 宋代臨濟宗楊岐派之成立及發展 159
第二節 宋代臨濟宗楊岐派臨終偈的代表人物 160
一、佛海慧遠 160
二、月林師觀 165
三、無門慧開 169
第三節 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大慧宗杲法系臨終偈的代表人物 174
一、大慧宗杲 174
二、懶庵鼎需 181
三、大川普濟 184
第四節 宋代臨濟宗楊岐派虎丘紹隆法系臨終偈的代表人物 187
一、虎丘紹隆 188
二、松源崇嶽 191
三、無準師範 195
四、癡絕道沖 199
五、虛堂智愚 203
六、高峰原妙 208
小結 213
一、參究方法 213
二、體性描述 214
第九章 宋代禪宗臨終偈之寫作特色及敘事內涵 215
第一節 宋代禪宗臨終偈之寫作特色 215
一、多以偈為名的詩題 215
二、長短多樣的詩體運用 216
三、意象的使用 217
四、言語的不可思議性 222
五、動詞的靈活運用 223
六、雅俗文白各異的風格 .224
第二節 宋代禪宗臨終偈之敘事內涵 226
一、辭世 227
二、辭世年齡 227
三、交代後事 229
四、臨終申懷 231
五、拒絕召薦 233
六、報冤行的實踐 236
第十章 宋代禪宗臨終偈的生死哲理及生死美學 239
第一節 宋代臨終詩的生死哲理 239
一、儒家的生死哲理 239
二、道家的生死哲理 241
三、道教的生死哲理 242
第二節 宋代禪宗臨終偈的生死哲理 244
一、對法身體性的描述 244
二、證知法身的修持方法 246
三、生死哲理 246
小結 252
第三節 宋代禪宗臨終偈的生死美學 253
一、生死與美學 253
二、宋代禪宗臨終偈之生死美學 254
小結 263
第十一章 結論 265
第一節 宋代禪宗臨終偈的價值 265
一、宋代禪宗臨終偈以法身為核心的解脫之道 265
二、宋代禪宗臨終偈的文學藝術 267
第二節 宋代禪宗臨終偈對現代生死學的啟示 268
一、回答生死學三問 268
二、安頓自我 269
三、活在當下 270
參考書目: 271
附錄一:《全宋詩》禪宗臨終偈作者列表 283
附錄二:《全宋詩》儒家臨終詩作者列表 298
附錄三:《全宋詩》道家及道教臨終詩作者列表 307
附錄四:《全宋詩》未分類臨終詩作者列表 311
附錄五:唐及五代臨終偈禪師法系表 314
附錄六:宋代禪宗臨終偈作者時代列表 315
附錄七:宋代禪宗臨終偈書寫歷程表 316
附錄八:宋代臨濟宗臨終偈禪師法系表 331
附錄九:宋代曹洞宗臨終偈禪師法系表 332
附錄十:宋代雲門宗臨終偈禪師法系表 333
附錄十一:宋代臨濟宗黃龍派臨終偈禪師法系表 334
附錄十二:宋代臨濟宗楊岐派臨終偈禪師法系表 335
附錄十三: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大慧宗杲法系臨終偈禪師法系表 336
附錄十四:宋代臨濟宗楊岐派虎丘紹隆法系臨終偈禪師法系表 336
點閱次數340
建檔日期2022.10.05
更新日期2023.01.0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5046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