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
|
佛學研究 n.17=Research of Buddhism n.17 |
|
|
|
作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
卷期 | n.17 |
出版日期 | 2008 |
頁次 | 399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連續性出版品=Serial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目次 | 再接再厲,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做出新貢獻 3 在越南國際衛塞節大會上的致詞 1 千頭萬緒中的硬道理 葉小文; 2 必須堅決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 3 《七塔人物志》出版 7 讓佛教的價值觀放聲于世界文化的體系中——第十一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基調發言 8 日本凈土宗祖法然及其判教學說 12 從“善導凈土變”到“二河白道圖”的展開 16 中日凈土信仰和現代人生意義的探尋——以釋凈嵩(李元松)由禪皈凈為例 20 善導“二河白道”譬喻在日本的展開 25 印光大師對凈土宗的貢獻 29 凈土宗的“二河白道”信仰 35 禪凈兼修中的圓融型佛教——以文殊院念佛堂為例 38 佛教和諧思想詮釋及其當代意義 42 中國天臺宗的和諧思想及其現代詮釋 51 趙樸初居士和中國的人間佛教簡論 57 中國佛教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探索與實踐 65 愛國愛教,可歌可泣的光輝一生——謹以此文紀念巨贊法師誕辰一百周年 72 古代講經雜考 77 三教關系視野下的玄佛合流、六家七宗與《肇論》 82 毗曇學派與南北朝佛學大乘意識的樹立 92 菩提達摩形象的建構 98 南朝士族的佛教信仰與佛教文化 105 論仁壽舍利的“感應”現象 115 《藏傳佛教研究》出版 125 《三論玄義》之內容、架構及其思想 126 探不空所譯《梵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134 略論中國漢地佛塔的價值與定義——以陜西關中隋唐佛塔為例 142 《密教論考》出版 148 唐代內尼稽考 149 寒山子的唯識體證 155 東林志恩大師略考 166 《中國佛教史論》 169 略說彌勒菩薩中國化及其精神內涵 170 延壽一心六度說述評 174 宋初孤山智圓《四十二章經》正義 182 《臺灣佛教史》出版 190 北宋臨濟宗真凈克文之禪法思想 191 略論宗杲的思想發展歷程 201 “理障”說述評 215 中國佛教對《法華經·見寶塔品》的諸解釋——以寶塔出現與二佛并坐的意義為中心 223 遼代佛教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229 遼朝佛教與其周邊 238 遼金佛教政策與律學發展 246 淺議朝陽梵幢寺出土銀棺佛陀涅槃像——兼談中國南北兩地與中印涅槃像的比較 255 遼行均《龍龕手鏡》雜考 263 燒身供養與舍利信仰 266 舍利的歷史與象征 271 佛牙考察 277 曹洞宗史上闕失的一環——以金朝石刻史料為中心的探討 284 《文壇佛影·續集》出版 295 論佛教思想對全真道的影響——以馬鈺倡導的“清凈無為”為例 296 太虛大師唯識學思想探微 303 中國近現代的曹洞宗法脈傳承 312 日本關于遼代佛教的研究 320 略述印度佛教自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的發展 324 專家學者論王夫之與佛教 329 日本鳳潭與中國禪宗 330 船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慶典暨船山與佛教的因緣學術研討會在湖南長沙舉行 339 戰后日本新宗教參與政黨政治的方式、動因及其認識 340 日本“宗教法人”之現狀 350 “家庭精舍”:中國當代“佛化家庭”研究 353 《中國佛教與禪宗》出版 365 佛光山文教事業考察報告 366 《稀見民國佛教文獻匯編(報紙)》出版 373 中日第十二次佛教學術交流會議在無錫取得圓滿成功 374 朝陽市遼金佛教文化研究會成立 375 群賢齊聚龍翔地,眾口共議舍利塔——中國朝陽第二屆佛教文化論壇成功舉辦 376 紀念雪峰義存禪師圓寂1100周年禪宗文化學術研討會在福州舉行 379 中韓第一屆佛教學術論壇在韓國首爾舉行 380 紀念七塔禪寺建寺1150周年慶典暨“都市寺院與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隆重舉辦 鉑凈 381 “佛教與生態”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384 廣西“西山論壇·佛教文化暨巨贊大師誕辰百年學術研討會”召開 389 云居山禪宗文化傳承與云居山未來發展研討會綜述 394 紀念如凈禪師示寂780周年法會暨天童禪寺曹洞宗文化研討會在寧波舉行 395 《佛語連珠》出版 396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簡介 398
|
點閱次數 | 1 |
建檔日期 | 2023.03.09 |
更新日期 | 2023.03.09 |
![](images/logo/bg-btn-edit.png)
![](images/banner/donatebanner2017.png)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