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學研究 n.18=Research of Buddhism n.18
作者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卷期n.18
出版日期2010
頁次444
出版者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連續性出版品=Serial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目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2010年學術活動 2
愛國愛教 知恩報恩——在紀念趙樸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1
承擔“正法久住”的責任,踐行“廣度眾生”的使命 1
如來使者 救世菩薩——紀念趙樸初居士逝世十周年 4
新的體會 新的感動 新的收獲——紀念趙樸老圓寂十周年 6
總結趙樸老的宗教思想 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 12
趙樸初居士對中國新時期佛教的卓越貢獻 16
仁山智水 清風明月——深切緬懷敬愛的趙樸老居士 20
尋覓趙樸初 理解趙樸初 23
中國佛協舉辦“紀念趙樸初居士逝世十周年座談會” 26
隋唐凈土思想的流布 27
隋唐凈土教與日本凈土教 31
第十三次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在日本京都舉行 38
玄中寺釋道綽的凈土教 39
隋唐時期凈土教關注的幾個理論問題——五篇早期中國凈土論著的比較 42
關于善導《觀經疏》所說懺悔 51
《晉唐彌陀凈土的思想與信仰》 54
唐代凈土三系辨流 55
唐代西方凈土變之形成與流布 58
中晚唐的士大夫與凈土宗——以白居易為例 65
“現代社會與佛教管理”研討會的意義 68
現代佛教寺院的管理問題 71
《中古敦煌佛教社會化論略》 74
現代化社會與佛教寺院的管理 75
天臺宗的寺院管理與運營 86
現代佛教寺院管理芻探 94
韓國佛教曹溪宗團的寺院管理體系研究 100
現代佛教寺院的教育功能——從課程設置淺析中國大陸漢地佛教院校教育 105
現代寺院管理的新方向 113
《四分律序》辨偽 121
《三壇傳戒正范》版本綜述 131
關于《三寶感應要略錄》的撰者 161
部派佛教中關于“三世法”本質的觀念 173
論佛教業論的理論困境及其解決 180
“不空真如”與“不空如來藏”——中國佛教的兩個面向 187
對般若思想的再認識——以早期漢譯經典《道行》為中心的考察 198
高山之巔 深海之淵——論陽明良知說在儒佛交融史中的客觀地位 206
說一切有部的禪修功德:四無量的修學體系 216
從達摩禪法的流布看中國佛教的南北差異 233
試論慧能《壇經》的不二精神 242
溈仰宗禪法綱宗初探 259
貴州梵凈山佛教法系試論 272
佛源長老的禪風與踐行 280
梁武帝受佛戒及皈依佛門之新解 295
中國佛教的衰落及其原因略考 306
國清寺的創建 319
吐蕃寺院考析 328
探析心道法師西北弘法實踐 337
《門閥信仰——東晉士族與佛教》 349
閩南近代高僧會泉法師評述 350
太虛大師與長沙佛教正信會的成立 359
內斂與外顯:全球化語境下的當代中國南傳佛教 379
中國佛教對宗教對話的參與和思考 387
論佛教因明研究的整體論方法 391
近代以來日本因明學研究的定位與轉向——從因明學到印度論理學 402
日本的《大乘起信論》研究 410
中國二十世紀唯識學研究略析 424
說通“中國唯識宗通史”之余——讀楊維中教授《中國唯識宗通史》 436
紀念法顯西渡斯里蘭卡16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439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444
點閱次數36
建檔日期2023.03.09
更新日期2023.03.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6642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