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學研究 n.22=Research of Buddhism n.22
作者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卷期n.22
出版日期2014
頁次444
出版者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連續性出版品=Serial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目次首屆中國漢傳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 2
人間佛教的圓教思想 1
印度設賞迦王生平考述——《大唐西域記》批判研究的一個實 1
《大乘四論玄義》與韓國古代佛教思想的再照明 12
關于慧皎生卒年及《高僧傳》問世時間等問題——紀念慧皎大師圓寂1460周年 40
本嵩與《法界觀門通玄記》——日本立正大學藏《通玄記》及其周邊的考察 47
慈圣皇太后、《九蓮經》與萬歷佛教 64
《禪本草》與袁中道《禪門本草補》——試論《禪本草》的原本及在清代與后者的混同 82
論《律門祖庭匯志》的史料問題、宗派意識及其影響 90
佛教對儒家和道教在孝道觀上批判的回應 100
唐五代帝王誕節三教論衡考述——以白居易《三教論衡》為核心 123
《中華佛教史》 134
宋代湖湘學派與佛道二教的交涉 135
武義明招寺與儒道佛“三教融合” 143
《隋唐佛教史》 149
元代北京佛道關系研究 150
如凈、道元曹洞禪法蠡測 157
石頭希遷的禪學思想 174
不二法門與禪宗參話頭 186
《清代藏傳佛教研究》 192
《品類足論》中的法類別論及其與佛教內外相關理論的比較 193
《中論·觀時品》時間觀念研究 201
龍樹與奧古斯丁時間觀比較研究 210
試析“格義”視角下“五蘊”替代“五陰”的原因 217
《兩晉南北朝時期河隴佛教地理研究》 225
靈辨著《華嚴經論》的戒律觀 226
《宗密思想綜合研究》 239
略述地論學派的“融”思想——以敦煌文獻《融即相無相論》為中心 240
從《楞嚴經》中的“明”看顯密佛教的溝通——以對輪回緣起的說明為例 254
《中國佛學》 262
佛教凈土理想及其生態環保意義 263
犍稚考——中國佛教律師詮釋律制一例 275
唐代僧官制度考述 292
邑社及遼代民間佛教信仰的社會生活化之瀏覽與反思 304
重慶南川“古佛應跡”金佛山的近現代復興 311
1921-1922年章太炎、呂澂、黎錦熙論學書簡考釋 姚彬彬; 326
近代藥師佛信仰的復興風潮(1933-1934) 340
人天乘法及其與人間佛教的展開路徑分析——以太虛、印順為例的探討 353
清代北京佛教學術研討會在什剎海書院圓滿舉辦 360
圣嚴法師與印順長老 歐陽鎮; 361
成一法師的華嚴思想 韓煥忠 372
趙樸初居士對新時期我國宗教政策、法律、理論、實踐方面做出的諸多貢獻 390
樸老與新中國佛教教育事業及其卓越貢獻 404
中國佛教的未來走向——評《佛教現代化與化現代》(圣凱著,金城出版版社) 426
佛像背后的理解——評《無神論與中國佛學》 429
《欽則仁波切文集》正式出版 432
漢傳佛教思想建設的新探索——“首屆中國漢傳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綜述 433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442
清代北京佛教學術研討會 444
點閱次數3
建檔日期2023.03.10
更新日期2023.03.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6649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